中国青年网苏州6月30日电 (通讯员 蒋雨婕 陆彦润 王佳佳)
传统工艺美术深入人心,承载着许多手艺
匠人的热爱与坚守,而位于四大名绣之首的苏绣正是如此。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苏州的小桥流水养育了苏州绣娘的温文尔雅。为进一步探访苏绣的魅力,传承传统手工艺。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同心圆志愿者协会于6月30日下午来到苏州市光福镇拜访了苏绣传承人,“APEC”御用绣娘府向红老师,并向老师请教有关苏绣的绣法技艺及工艺传承。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向红老师合影 向红绣府工作室摄)
初进工作室见到向红老师,就被她的温柔吸引了,一身旗袍的老师说话轻声细语,热情地邀请实践团成员们落座,一边沏茶一边分享她眼中的苏绣。在采访中,老师谈到:“我做绣娘已经四十多年了,一开始没有选择,成为了一名绣娘。一路坚持是因为喜欢,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听着音乐绣花,一坐就是一天,没有束缚,自由恬静。而坚持到今天还在潜心做刺绣,那是因为热爱,我想把中国传统的东西传承下去,很骄傲地把苏绣展示给所有人。”热爱是一切坚持的根源,能将自己热爱的东西做到最好,并带着它“走出去”是激励向红老师的无限力量。在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大力宣传我国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向红老师对苏绣的热爱,对传统工艺的坚守感动着在座的每一位成员。文化自信不是空谈,需要大家发自内心的对自己的文化的认可,对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图为府向红老师与实践团成员交流 蒋雨婕摄)
四十多年来,府向红老师潜心研究苏绣,不断创新,利用不同的针法创作出无数优秀作品。2014年向红老师携30名绣娘为APEC“新中装”绣花,当各国领导人及其夫人身着中国特色的服装亮相时,精细的绣花服饰惊艳了全场,向红老师本人也因此荣获“御用绣娘”称号。不仅如此,向红老师多次携作品走出国门。2015年,老师与国际知名设计师劳伦斯·许合作的《敦煌》系列华服参加当年的巴黎春夏时装周,震动世界时尚界。其中一款华服《敦煌飞仙》被苏州非物质遗产馆永久收藏。2016年北京国际时装周,向红绣府一比一复刻了清代乾隆皇帝的龙袍,该作品目前被珍藏在故宫博物馆。2017年,第二届中法文化论坛——“苏作工艺展”上,向红老师的清代对襟女袍褂赢得了中外嘉宾的啧啧称奇。
(2014年“APEC”会议各国领导人及其夫人身着府向红团队制作的服饰亮相 图源来自搜狐视频)
(图为府向红老师作品:清代对襟女袍褂 图源来自向红绣府工作室)
(图为作品“凤凰来仪” 图源来自向红绣府工作室)
回归到苏绣本身,优秀的作品离不开绣娘精湛的技艺,只有熟练掌握每一种针法,并对作品本身进行充分地了解才能绣出一件好的作品。采访期间,老师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工作室,近距离了解绣娘的工作。看着每一位绣娘一针一线地绣出令人赞叹的作品,成员们不禁感叹苏绣的独特魅力。
(图为府向红老师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工作室 蒋雨婕摄)“灵感来源于生活。苏绣是一门语言,它是有情感色彩的,将美好的寓意赋予作品,那么作品本身就会有生命力。”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之时,受到日本捐赠物资的启发,也为寄托对武汉人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美好祝愿,向红绣府推出原创作品“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系列口罩。将梅花,樱花等绣在口罩上,寓为静待花开。同时,向红绣府还将该口罩赠送给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以表感谢,感谢他们为抗疫做出的努力。其实,此时的苏绣早已超出技艺本身,它更像是一种有力的支持,是一种来自传统手工艺最特别的存在。
(图为“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系列口罩作品 图源来自向红绣府工作室)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电商平台逐渐崛起,为进一步宣传苏绣之美,向红绣府工作室在年轻人的帮助下,逐渐进军电商平台。淘宝,微信,小红书等各大平台都能看到向红绣府工作室的身影。但在谈及苏绣传承问题时,向红老师坦言:“如今年轻人的加入,确实给苏绣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青年一代在推广方面做的相当突出,但传承不仅需要推广,更需要扎实的手艺。只有有了优秀的作品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然而,如今的年轻绣娘越来越少,大多只有因为兴趣而简单学习的学徒,缺少坚持不懈的专业绣娘,这也正是向红老师感到遗憾的地方。面临传统手工艺传承难的问题,老师表示只能顺其自然,用自己的热爱去坚守。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热爱苏绣的人加入到她们中来,将这一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
采访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与向红老师告别。在这儿带不走的是几十年潜心钻研的苏绣绣娘的技艺,能带走的是对苏绣技艺精巧的感叹,是对府向红老师对苏绣热爱坚守的感动和尊敬。作为青年一代的大学生,坚持文化自信是本分,传承传统文化是使命。在这样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背景下,带领我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需要所有人的努力。愿热爱不被辜负,坚守得以传承,祝愿苏绣发展越来越好,也祝愿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传承一直散发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661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