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印记——凤阳县小岗村土地流转调研
调研背景:我国农村改革发端于安徽凤阳县的土地制度改革。自1978年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发展而来的以“集体所有、农户承包”为核心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仅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为其他领域的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成就,与坚持“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密切相关。可以说,没有联产承包和家庭经营,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所有后续变化,都将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徽凤阳县率先实行“大包干”带来的制度绩效无论给予多高的评价都不为过。
调研过程:1月10日上午,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冬日欣阳”凤阳小岗村土地流转调查团于安徽财经大学西校区通慧楼104展开会议,参与本次会议的人员有本团队的指导老师孙君及本团队的10个成员。本次会议围绕如何探索小岗村的土地流转之路进行讨论,并深刻了解“小岗大包干”作为振兴小岗道路上的重要基石,根据小岗村的发展之路总结经验与精神。
1月11日上午八点,团队成员于凤阳县小岗村集合完毕
早上八点多,团队到达凤阳,熟悉了一下周围情况后,随即开始调研。在随机采访的一户人家中,当问及自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时,
一位爷爷激动的说道:“我们在这里生活很久了,改革开放以前,这里很穷,我们每天辛苦的干活才能勉强维持个生活。改革开放以后,这里的情况慢慢改变了,农民的收入多了,小楼盖起来了,吃的穿的都变好了。我们这一代,是真真切切体会到改革带来的发展变化,感谢党的好政策,你们年轻的一代,生在了一个好年代,一定要珍惜,学会感恩。”爷爷的话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就要好好学习,回报国家。
随后团队成员参观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了解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沈浩同志先进的事迹鼓舞着我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是我们大学生学习的榜样,更是当代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团队随后参观了大包干纪念馆,了解这段历史,感受这些变化,使我们更深刻的明白固步自封只能倒退,改革创新才能进步。1978年冬,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18个红手印,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党中央在此推行的农村经济。“四次红手印见证了小岗的发展,也印证了一个道理,中国共产党永远是改革路上的坚定领导者和推动者。”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说。
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团队合照 团队成员了解“习总书记亲临小岗村” 团队成员参观“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参观“大包干纪念馆”后团队成员在门口拍照,本次凤阳小岗村土地流转调研活动结束,全队安全返回。
大包干纪念馆团队合照总结:通过团队的实地调研,成员们收获不少,发表各自的感想,交流意见,从40年前的“分田单干”,到现在的土地集中流转,看似小岗村又回到了原点。其实,这种看法不正确,按当地农民的说法就是:“当年大包干,是为了吃饱肚子,现在流转土地,是为了致富。”分与合只是形式的不同,其内在追求是一脉相承的。改革开放40年来,小岗村村民们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努力优化产业发展,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全体干群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奋力推进小岗村走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前列。改革永远在路上。只有与改革同命运、与时代共进步,弘扬敢于创造的改革精神、敢于担当的为民精神、敢于奋斗的追梦精神,汇聚起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落实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我们就一定能够以苦干续写辉煌,用实干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567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