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幡胜到门笺,从丝绢到五色纸,“过门笺”这一指尖刻制艺术走过了千余年的漫长岁月。沿袭唐朝皇帝在春日赐彩胜的制度,南宋开始把春幡胜在元旦悬挂于门,这种普及的春幡胜就是最早的“过门笺”。为追寻传统艺术的脚步,2020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筑梦行远实践队奔赴日照市莒县大柏林村开展实践调研,亲临“过门笺”历史之源,感受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领略艺术美,传承民族
随着阵阵刀刻木板的“嘣嘣”声,被裁下的纸屑飘落。根据图案不停地变换刻刀,不一会一幅幅精美的花纹就跃然纸上。我们在莒县大柏林村的过门笺文化中心,亲自感悟民间传统艺术之美,一刻一裁中,时光仿佛被定格,彩纸在木槌与刻刀之间的雕刻中透着古雅气息。亲自动手制作之前,我们都以为过门笺就像普通剪纸一样,是用剪刀剪制而成,事实上,过门笺的工具主要是刻刀和木槌。
制作“过门笺”需要备纸、染色、裁纸、设计图案、制板、刻制等十几道工序。每一门“过门笺”,都需要用牛皮纸或袋子皮绘图、刻成模板。将彩纸按尺寸裁好,把模版放在彩纸上面,用锥子扎上孔,再穿上纸捻固定,一场奇妙的艺术之旅就开始了。“先弯后直,先大后小,刻刀直立,一锤刻定。”教我们的老师傅告诉我们这十六字刻制技巧,我们使用各种不同刀具刻制,大轮廓的线条用木槌敲击宽大的刻刀砸刻,细节上的弯曲之处则选用精巧的小弯刀慢慢雕刻,一张张鲜亮的过门笺在这一敲一锤中产生了。精湛的技艺、浓厚的情感、平和的心境,都在刻刀的“千回百转”中流露出来。
坚守不孤独,传承有活力
在藏龙卧虎的民间,在每一个或传统或新兴,或主流或陌生的行业领域,在每一个平凡无奇的工作岗位,都散落着不平凡的乡土灵魂匠人,以一心,尽一事,毕一生。 一套刀具,几张彩纸,一副老花镜,是对过门笺坚守者的形象刻画。“红黄蓝绿粉”几色薄薄纸片上,纸屑飞扬,用匠心镌刻出福、禄、寿、喜、财等新年的希冀。
实践队员们来到大柏林村的村民段兴忠家里,拜访段老一家。“我们这里过门笺论‘门’,一门12张,共六个颜色。以前过门笺有青、赤、黄、白、黑五色,后来因喜庆的民俗中人们忌讳黑、白二色,五色定为大红、粉红、黄、绿和紫,取“五子登科”意,后又加之蓝色,合为六色,取“六六大顺”之意。”段老将家里的“过门笺”展示给我们,向我们介绍到这其中的选色之道。
在热切地交谈中我们了解到段老一家祖孙三代都会制作“过门笺”,这一民间艺术在段老家里得以传承下去。在机器和电脑雕刻时代,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普及,“过门笺”这一手工艺慢慢淡化,依靠纯手工的方式制作出售来维持生计显得愈发困难,但近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人们对中华文化的精神追求也不断加深,手工雕刻又重新成为稀罕品。冷冰冰的机器转不出活灵活现的民间艺术,机械化的生产流不出意韵深远的工艺灵魂。
听村委书记讲,近年来时常有学校组织学生来这里熏陶学习,小朋友们对“叮叮咚咚”的制作工艺非常感兴趣,我们以兴趣为引导,在孩子们心中埋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一刀一锤, 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绚丽结晶,一刻一敲,传承着精彩绝伦的民间工艺。岁月在木制的工作台上留下一道道痕迹,散落的纸屑与刻花点缀着苍老的木桌,“过门笺”这一民间文化在时间长河中静静流淌,沉淀为传统遗产之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566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