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遗韵足迹,悟民俗风雅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苏祈

从幡胜到门笺,从丝绢到五色纸,“过门笺”这一指尖刻制艺术走过了千余年的漫长岁月。沿袭唐朝皇帝在春日赐彩胜的制度,南宋开始把春幡胜在元旦悬挂于门,这种普及的春幡胜就是最早的“过门笺”。为追寻传统艺术的脚步,2020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筑梦行远实践队奔赴日照市莒县大柏林村开展实践调研,亲临“过门笺”历史之源,感受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领略艺术美,传承民族

随着阵阵刀刻木板的“嘣嘣”声,被裁下的纸屑飘落。根据图案不停地变换刻刀,不一会一幅幅精美的花纹就跃然纸上。我们在莒县大柏林村的过门笺文化中心,亲自感悟民间传统艺术之美,一刻一裁中,时光仿佛被定格,彩纸在木槌与刻刀之间的雕刻中透着古雅气息。亲自动手制作之前,我们都以为过门笺就像普通剪纸一样,是用剪刀剪制而成,事实上,过门笺的工具主要是刻刀和木槌。

制作“过门笺”需要备纸、染色、裁纸、设计图案、制板、刻制等十几道工序。每一门“过门笺”,都需要用牛皮纸或袋子皮绘图、刻成模板。将彩纸按尺寸裁好,把模版放在彩纸上面,用锥子扎上孔,再穿上纸捻固定,一场奇妙的艺术之旅就开始了。“先弯后直,先大后小,刻刀直立,一锤刻定。”教我们的老师傅告诉我们这十六字刻制技巧,我们使用各种不同刀具刻制,大轮廓的线条用木槌敲击宽大的刻刀砸刻,细节上的弯曲之处则选用精巧的小弯刀慢慢雕刻,一张张鲜亮的过门笺在这一敲一锤中产生了。精湛的技艺、浓厚的情感、平和的心境,都在刻刀的“千回百转”中流露出来。

坚守不孤独,传承有活力

在藏龙卧虎的民间,在每一个或传统或新兴,或主流或陌生的行业领域,在每一个平凡无奇的工作岗位,都散落着不平凡的乡土灵魂匠人,以一心,尽一事,毕一生。 一套刀具,几张彩纸,一副老花镜,是对过门笺坚守者的形象刻画。“红黄蓝绿粉”几色薄薄纸片上,纸屑飞扬,用匠心镌刻出福、禄、寿、喜、财等新年的希冀。

实践队员们来到大柏林村的村民段兴忠家里,拜访段老一家。“我们这里过门笺论‘门’,一门12张,共六个颜色。以前过门笺有青、赤、黄、白、黑五色,后来因喜庆的民俗中人们忌讳黑、白二色,五色定为大红、粉红、黄、绿和紫,取“五子登科”意,后又加之蓝色,合为六色,取“六六大顺”之意。”段老将家里的“过门笺”展示给我们,向我们介绍到这其中的选色之道。

在热切地交谈中我们了解到段老一家祖孙三代都会制作“过门笺”,这一民间艺术在段老家里得以传承下去。在机器和电脑雕刻时代,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普及,“过门笺”这一手工艺慢慢淡化,依靠纯手工的方式制作出售来维持生计显得愈发困难,但近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人们对中华文化的精神追求也不断加深,手工雕刻又重新成为稀罕品。冷冰冰的机器转不出活灵活现的民间艺术,机械化的生产流不出意韵深远的工艺灵魂。

听村委书记讲,近年来时常有学校组织学生来这里熏陶学习,小朋友们对“叮叮咚咚”的制作工艺非常感兴趣,我们以兴趣为引导,在孩子们心中埋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一刀一锤, 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绚丽结晶,一刻一敲,传承着精彩绝伦的民间工艺。岁月在木制的工作台上留下一道道痕迹,散落的纸屑与刻花点缀着苍老的木桌,“过门笺”这一民间文化在时间长河中静静流淌,沉淀为传统遗产之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566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传承红色精神 赓续伟大事业

近日,由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星野志愿服务队到湖北省鄂州市镜园社区举办了一场红领巾教育讲座,旨在引导孩子们正确佩戴和管理红领巾,培养他们的自律自信能力,以及传承红领巾的…… 杨舒雯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勇敢逐梦共创未来

为了顺应全国大学生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潮流,响应学校追寻中国梦的号召。我们一行31个人。一位老师,三十位学生,来自各个学院的学生成员组成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星野志愿服务队实践团队。…… 杨舒雯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送教下乡,我们共同成长

送教下乡,我们共同成长在暑假期间,我参与了一项三下乡社区授课的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对于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给社区居民,我感到有些迷茫和紧张。然而,在这个过程中,…… 杨舒雯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这个夏天,让梦想插上翅膀

这个夏天,让梦想插上翅膀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梦想,在这个仲夏,我参加了我们学校“星野”…… 杨舒雯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神兽已归巢,码上云带娃

2024年的夏天,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青衿志愿服务协会来到了临沂市第一实验小学,与小小红领巾讲解员们互相分享了各自的活动…

保护母亲河 共绘生态梦

大学生网报本网讯(通讯员徐新琢)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优化河道生态环境,提升大…

曲园学子赴临沂华东野战军博物馆开展红色文化实地探访活动

1月25日至1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临沂市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纪念馆,开展“寻访红色足迹…

科技馆讲解科普 点亮少年科学梦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科学知识的普及对青少年成长意义重大。然而,受地域、资源等因素制约,部分青少年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

福印拓新春 希望暖童心

“拓印福字迎新春,童心筑梦向未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希望小屋孩子们的寒假生活,2025年1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

最新发布

中矿大信控学子赴庐江中学开展“镜湖有约•优秀学子母校行”活动
为更好地宣传中国矿业大学在高中母校的知名度,展示矿大的办学规模、发展历史、学风教风和周边环境,信控学子张庚辰、宋子瑞、张宇、张姗、胡佳明五位同学积极策划并于1月18日上午,开展“镜湖有约•优秀学子…
异域同心共操弓,同气连枝盼春来
盼着头来了新年伊始,便注定是不平凡的开端。起初是一则播报,一串数字,没有人瞥眼留意。直到困守在屏幕外一隅,才惴惴不安探见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模样。日子深一脚浅一脚过着,前所未有的封锁在大地展开,屏…
坚定信心 同步前行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在全国肆虐,疫情的发展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面前,人人有责。疫情当前,刻不容缓,疫情来势汹汹,每个人都不能掉以轻心。疫情当前,有一群人冲在前方,用…
山东大学母校宣讲安徽省72队社会实践团队活动纪实
乘着归乡的朔风,响应着学校“相约山大,励志启航”母校回访活动的号召,怀抱着赤忱与对母校的思念,横跨山大济南,青岛两个校区,16,17和18,19全部四个年级共计8名安徽学子一拍即合,优秀学子母校回访宣讲团…
“刻”下传承心,“敲”出民俗光
”挂门笺落门笺门笺里面全是年。”在北方,贴“过门笺”是家家户户的春节习俗。据历史记载:宋王朝时期,社会繁荣安定,物质文化生活蓬勃发展,出现了专门制作“过门笺”的艺人。《志雅堂杂钞》中记载汴梁的…
还不到能去临床一线的年龄,我选择防控一线
近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作为一名医学生,一名预备党员,中医学系学生第三党支部、中医学系2017级中西医1班的董娇同学,落实党支部开展的“亮身份、上一线、当先锋”活动,主动请缨…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4穷年
11月18日上午,光电学院2017级通信工程团支部进行第二次团日活动,支部成员分成两组,举办交流会、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和参观三坊七巷林觉民、冰心和林则徐故居的团日活动。在《习近平的七年知…
焚膏油以继晷
11月18日上午,光电学院2017级通信工程团支部进行第二次团日活动,支部成员分成两组,举办交流会、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和参观三坊七巷林觉民、冰心和林则徐故居的团日活动。在《习近平的七年知…
继承革命先烈遗志
2019年11月17日,福建师范大学光电学院2017级通信工程团支部的成员们来到了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相关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也了解一下先辈们和祖国的不为人知的…
褪色校园
由于疫情,我们不得延迟开学时间,每一天想回学校的心情都更加强烈,不是因为困在家太无趣,而是想快点见到学校再次春暖花开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