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探寻乡村振兴,四川高校学子行进在路上
“这个猕猴桃基地有多大?”“种植过程中包含哪些流程?”“基地建成多少年了?”7月30日,静谧的建华村有了不同往日的热闹,乡镇拥挤的市场通往山间的路上多了一群身穿黄色衣服的志愿者大学生。他们是西南石油大学“柚暖峨边”实践队,来到这里同第一书记和基地创始人一起,穿过泥泞,走进毛坪县建华村猕猴桃基地,周围一条条蜿蜒的山路让山那边的人望见时代前进的步伐,感受乡村振兴跳动的脉搏。
图为实践队在当地书记的带领下前往基地的路上 中国青年通讯员 赵晓容 摄资源发现与利用,合作共赢谋发展
山间的清晨水雾未散,裤脚沾了些许水珠和青草味。实践队在书记的带领下,抵达猕猴桃示范基地已是早上九点半,正值工作人员在给猕猴桃播撒肥料,大家都很乐意接受我们的采访,一开始,负责人便说到,猕猴桃是一种对种植环境有着严格要求的水果,峨边毛坪恰巧就满足种植最优等猕猴桃的条件。一直接受益的村民如是说,在家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还能照看孩子,心存感激也希望基地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图为临近村民正在给猕猴桃播撒肥料 中国青年通讯员 赵晓容 摄随即书记给大家解释道,基地设置都临近村民住处,尤其是少数民族,便于照看的同时能给这些村民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有效提高了村民的就业率和幸福感。负责人还补充道,由于毛坪镇种植的猕猴桃甜度水分等整体质量都远高于平原种植的猕猴桃,所以基本销往北上广成都等大型城市或国外,且供不应求。据实践队走访示范基地来看,猕猴桃长势的确喜人且受害较少,起始阶段能够在保证成本的情况下逐步形成品牌,我们的目标是带动全村一起致富。
帮扶带动发展 ,脱贫只有一步之遥
图为负责人为大家详细介绍基地运营模式以及发展想法 中国通讯员 杨茜 摄根据国家的扶贫政策,每个贫困村须有一个帮扶产业,而作为建华村的代表性帮扶产业及示范基地,该猕猴桃基地采用合作社形式,即负责人租用当地村民的土地并为他们提供工作,就近借用其劳动力,有效提高当地村民的就业率、避免该大型基地出现劳动力短缺与当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象,形成一种各取所需合作共赢的和谐景观。同时,负责人特别提到,多亏国家和政府的多项经济和技术支持,尤其是专门的科农团队为村民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和管理方法为我们的发展少走了许多弯路。书记结束时意味深长地说道:猕猴桃基地是全村致富的希望,脱贫距离我们仅有一步之遥。
反思问题,深入探寻振兴之路
图为书记为大家解答关于基地的疑惑并探讨乡村振兴之法 中国通讯员 杨茜 摄经过参观学习和积极探讨,发现基地暂存的主要问题是关于阳光和土地资源利用浪费。实践队认为种植的猕猴桃遮挡了阳光导致地上不能种植常规作物浪费了大面积的土地资源,对此,大家提出多种想法,如:利用空地养殖喜阴且安静的小型家畜或不与猕猴桃抢占营养的作物,提高资源利用率。负责人指出,他们尝试过套种小白菜等喜阴的蔬菜,但收获时发现猕猴桃的口感稍有降低,结果是最后的利润与单种猕猴桃的利润差别不大。书记也指出,猕猴桃生产过程繁琐成本高昂,国家相关农业扶贫部门给出了一些种植方案,猕猴桃基地也在积极尝试。同时负责人还提出有效利用猕猴桃生长过程中提供的经济效益培殖蜜蜂。蜜蜂以“免费”帮助猕猴桃授粉,又节约了一笔很大的成本。
图为示范基地即将成熟的猕猴桃 中国青年通讯员 赵晓容 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两年的种植,负责人意识到想象和操作有一定的差距。真正的实践,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深入基层,去历练去锻造。实践后大家发现最初的扶贫设想还有待提升且缺乏可行性,虽然基地为大家种下了希望,但乡村振兴之路还需大家一起深入探寻!
图为柚暖峨边实践队参观建华村猕猴桃基地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茜 摄西南石油大学柚暖峨边实践
文/赵晓容 杨 茜
图/杨 茜 赵晓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98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