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早稻田大学游学感想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小分队
课堂学习:一场中日不同思维的最猛碰撞
1. 日本推行的“食品差别战略论”也是卓有成效的。通过对食品的标签化,带有浓厚的地域特点,来提高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就比如说“明治”牛奶,或者像我们中国的“东北大米”一样。
2. 食品行业特别要注意全球环境问题。在生产者阶段,要尽量不适用化肥,加大对有机食品的推广。也要多多鼓励循环利用,比如“日本帝国饭店”将自己的垃圾——残羹剩饭和木屑混合,给农家当肥料,再从农家低价购入新鲜蔬菜,从而实现废弃物循环,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3. 国国都有本难念的经——日本食品行业发展的问题。随着西方饮食文化的渗入,日本消费者的购物倾向也有所改变。并且日本的社会构造有所变化,单身化生活导致食物购物量下降。很多食品的销售情况不太理想,一些传统中小型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再加上日本人口出生率降低、老龄化加剧,高质量劳动力的缺失更是给日本食品行业的发展雪上加霜。
企业参访:一次感受流水线作业的最近距离
1. 感受日本企业的匠人精神。以Kikkoman万字酱油厂为例。酱油,本来是从中国发源,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列岛的,在日语中被称为“味增垂”。日本人不断地改进口味,提高技法,目前日本能生产出淡口、浓口、白酱油、溜酱油等多达数十个品种的酱油。酱油品质的不断提升甚至让日本酱油成为了日本的特色招牌产品。出口转内销,精益求精的理念是日本的饮食文化拥有良好口碑的关键因素之一。
2. 高自动化。
Kikkoman万字酱油厂和glicopia冰淇淋厂的车间内都仅寥寥几人的身影,而这其实是日本工业的高自动化水平在食品制造业的一个缩影。在两家工厂车间中,取代工人的,是大量形态各异的机器人和机械臂,这些自动化设备按照固定的指令执行重复的动作,以填补劳动力的不足。制造业发达的日本、德国等,都是社会严重老龄化的国家,
自由活动:一个体验东京文化的最好机会
1. 生活节奏快
走在日本街头,会发现一场无声的战争正在街头打响,传统的日本料理店和居酒屋正面临着西式快餐的挑战。洋快餐凭借其简单粗暴又省时饱腹的特点迅速受到上班族的青睐,日本传统饮食已经成为亟待抢救的文化遗产。
2. 日本的和食文化
日本饮食文化发展的主线可以说有三条,第一是对食物原始滋味和其季节性意味的纤细感受;第二是对食物形与色的高度讲究;第三则是对食物器具和饮食环境的执着追求。此外,佛教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美国饮食文化也是对日本饮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因素,它们在不同时间段内对日本饮食文化皆产生了持久深刻的内化。
日本传统和食以精致著称,比如和食“一汁三菜”的构成,顺时针的食用顺序,“赤黄白绿黑”的色彩搭配规律,精美的食器的使用和保养方法,以及装饰所用的“添物”的历史和其背后的产业链,让我们不禁感叹和食的精致之处并不单纯在于食材和烹饪手法,而是渗透到饮食的方方面面,这也打破了我们之前唯食材和口味论贵价的思维定式。
3.日本国民的高素质
日本国民的高素质使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的。下面有一些实例来为大家介绍:乘坐扶梯时,所有人员站左边,右边留给有事需要快速通过的人;在街上几乎没有边走边吸烟的人士,都是在指定吸烟处吸烟;在日本即使是小巷里的街道都是很干净的,不仅没有纸屑,甚至已经到达一尘不染的境界。有人就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日本有多干净,“白领们穿着皮鞋下班走回家,妻子都不需要为她们的丈夫擦皮鞋”。
有何启示: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中国的自动化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与制造业强国如日、德,差距也不容忽视。近年来,中国的自动化产业有了迅速的发展,中国人的“购买力”誉享全球,在企业并购上也一样,民族企业美的在2016年下半年收购了机器人巨头KUKA,并获得了全部专利,这是我国自动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这标志着自动化制造业相关产品终于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可以再也不被日、德垄断。另外,在日本的格力高工厂我们也见到了KUKA的身影,生为华夏儿女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目前日本食品企业整体上不论是生产模式还是管理制度都已经十分完善,可其实十几年前的日本也是出现过不少食品不安全案例的,但是随着慢慢的完善,现在也十分健全了。我相信,给中国食品行业5年,食品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将会更高,食品安全风险将被大幅度降低;给中国食品行业10年,做到食品安全0风险也不是不可能。我认为,作为食品专业的我们将是中国食品行业领先全世界的见证人和贡献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65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