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小男孩苦恼说,他觉得自己有健忘症,很多事情很快就忘了。”
“回来的路上忽然想到我们又何尝不是,很怕不把它及时记录下来,自己也会把这段时光这群孩子慢慢遗留在记忆深处,渐渐消散殆尽。”
“初衷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尽一己之力,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或多或少帮助到一些当地的孩子。”
一群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怀着一颗颗炽热的心,组成了浙江大学光电学院赴贵州省榕江县加所小学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11人长途跋涉来到宰荡加所小学支教与调研,只想能从生活和学习上帮助当地儿童。他们吃苦耐劳,不愿放弃每一个能帮助孩子们的机会,期间为当地孩子们带去了丰富精彩的课堂与业余活动,美化了学校的学习环境,为学校拉赞助添置了 价值一万的体育器材,得到了学校与孩子们的称赞。
跋千山涉万水,孩子笑颜照暖心头
8月1日一早,支教团由杭州踏上了前往贵州榕江的旅途。经过两天的跋涉,他们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宰荡村。
此时已是傍晚,由于舟车劳顿,又没有食材,队员们由住在寨中的杨老师安排好住宿后,简单的解决了晚饭。一次简单的讨论后,安排好各自的工作,参观了加所小学,队员们便早早休息,为第二天以饱满的精神与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支教活动中做好准备。
实践初期主要是支教任务,支教团在加所小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支教,用饱满的热情感染着这里的孩子。
接下来的两周里,由于不同年级所学习的课程难度不同,如何合理分班上课成了个问题。最终,结合当地英语教学水平低的情况,支教团决定先将孩子们分为高年级(三四五)与低年级(一二三)两个大班,分别进行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等科目的教学。
一开始的授课也出现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低年级学生普通话的不够熟悉,到时间了需要回家做饭,以及上课想要和团员们打闹、嬉戏的情况出现;尽管再艰难,可是孩子们用最单纯的心对待着、信任着这些并不熟悉的老师们,这让支教队员们也深受感染,逐渐调整着教学方法,尽量用他们的语言,贴近他们的生活,教授他们一些学习的记忆方法和思维方法,最终也有所成效。
除去每天的上课,剩下的时间就是和小孩子们一起玩耍、读书。每当看到孩子们跳绳时毫无顾忌的将拖鞋丢在一边大胆的跳大绳时,团员们会不自觉的被这种纯真所感染;而当看到孩子们口渴时,一窝蜂的拥到泉水管下用瓢接水喝时,团员们又会感到说不出的心疼。孩子们主动向团员们讲述自己的家人与生活,没有猜忌与争抢,有的只有坦诚与信任。
染水墨绘丹青,汉侗文化相得益彰
8月5日,部分队员开始了文化墙的设计工作。文化墙由学校相对的两面围墙组成,一面墙的彩绘以鼓楼、风雨桥、侗歌等侗族当地文化为主;另一面墙以“勤奋”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为主。
因为日晒雨淋、年久失修,墙面已经出现了脱落与污损。支教团花了一天半的时间用腻子粉将墙体脱落的部分补好,并用墙面漆将整个墙面粉刷一新。
由于当地白天的日照十分强烈,且白天教学任务繁重,孩子们嬉耍打闹,队员们将文化墙的绘制工作主要安排在了傍晚与晚上。
天公不作美,最后几天总是大雨倾盆。但尽管暴雨导致工期延误,队员们最终还是完成了文化墙的绘制,同时用求是鹰的形象,将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留在了宰荡,表达了对孩子们的美好期望。
帮忙设计文化墙的期间,支教团得到一万块钱的赞助用于购置体育设备,为加所小学的学生们创造更好的锻炼环境。这对于仅有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的学校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在几次地与校长商量,与店家砍价之后,他们终于成功为学校购置了包括各球类、球拍、体操垫等学校所需的体育设备。
访天籁问侗音,侗族大歌源远流长
侗族大歌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
支教队员们有幸观赏到了村寨里的大歌表演,村寨里的男女老少,皆荣冠华服,连女孩子们也穿上了漂亮的蓝衫,戴上了华贵的银饰。全寨人齐聚鼓楼。歌声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自由舒缓,和声自然和谐。侗族大歌多为亲子传承、师徒传承。甚至在路上都能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两三岁的幼童,边走边唱,一字一句的将这种古老的歌谣传授给还在襁褓中的孩子。
支教队员在采访中了解到,侗族人认为“饭养身,歌养心”,而“汉人有书记古典,侗家无文靠口传”,侗族由于没有文字,其历史人文、伦理道德、风俗民情、寨规古训、农事劳作等诸多事宜都被先人们编成歌谣代代相传。因此对侗族人来说,侗族大歌“噶老”不仅仅是茶余饭后对歌休闲的工具,更是千百年来,侗家精神文化与传统薪火相传的火种。
可是,宰荡村寨中原本有的青年歌队与中年歌队也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尽管如此,年长的歌师还是坚守在鼓楼前,为着文化的延续,为着心中的信仰。
“很多事无论你多么设身处地地去企图了解,其实都不可能感同身受的。”
“只有当你完全地融入到那一种生活中,你才会意识到,他们生活到底会有多难,以及自己有多渺小,能做的事都太微不足道。”
“走的时候很舍不得,特别爱他们。我们去的时候他们都很开心,每年也就偶尔这么半个月。所以也想让更多人知道他们,我们相信人都是保有善念的,那为什么不在善念的驱使下,把这种偶尔变成常有。”
半月余的支教,他们一路走来,风雨兼程,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用爱心传递支教的真情、用真诚打开孩子的心扉、用行动去探索侗歌的传承,当问及后不后悔,他们都表示很庆幸自己来了,带来些许温暖,带来些许希望,甚至带动更多人关注这群孩子,就不虚此行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42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