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厦门9月26日电(通讯员 胡颖 ) 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响应团中央青年“三下乡”的号召,6月29日至7月1日厦门大学“渔村记忆”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市,针对蟳埔渔村进行调研。实践队员在蟳埔渔村参观历史古迹,寻访特色文化,调研渔村发展情况,深入乡村助力渔村文化发展和振兴。
6月29日,第一天实践队员队员首先参观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以海外交通史为专题的博物馆。1959年创建,新馆于1991年建成。它的外型象一艘扬帆起航的大海船,内设有“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泉州民俗文化陈列馆”和“中国古代船模馆”等四个展馆。在“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队员们从大量的珍贵文物和模型中去了解古代泉州、了解古代刺桐港的兴衰。讲解员重点给我们讲解了“刺桐——古泉州的故事”展馆,该展馆分为序厅、“向海而生”、“东方大港”、“多元荟萃”、“守护遗产”五个展区。从远古至现代,自文明初露曙光到丝路繁荣发展,一件件带着故事的文物叙说着几千年来这座古城的悲欢离合和兴衰历史。泉州城中世世代代的人们从依海而生捕鱼为业,到向海开放多元荟萃,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掀起了滔天巨变,让全世界认识了中国。通过参观博物馆,队员们对泉州的历史文化有着更深入的了解。
图为实践队参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胡颖 供图
6月30日,调研队来到了具有特色文化的蟳埔渔村。穿行过弯弯曲曲的小巷,我们来到了特色建筑“蚵壳厝”,蚵壳厝是闽南地区的特色建筑,由蚵壳建造起来的围墙和房子更让我们体会到了渔村的特有魅力。接着,“渔村记忆”实践队一行人来到了蟳埔女特色民俗服饰制作展示中心,戴着蟳埔女特色头饰的老奶奶向我们介绍了蟳埔女的传统头饰、特色服装以及一些婚俗习惯。在这里生活的女人们因其独特的服装和所戴的“簪花围”头饰,被亲切地称为“鹧鸪姨”。蟳埔女与湄洲女、惠安女一道被称为“福建三女”。 如今,在蟳埔村的街头巷尾还能够看见很多村民保持着原来的习俗。在村里我们见到了很多头戴簪花围,身穿渔村特色服装的蟳埔女,虽然语言不尽相通,通过与村民的参访和交流,队员们依然感受到到了当地村民对于当地渔村文化的自豪与喜爱,和村民对于渔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期望。
图为蟳埔渔村妈祖庙。 胡颖 摄
当天下午,队员们参观了蟳埔村的妈祖庙,妈祖庙是渔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庙宇恢弘大气,远观便能感受到其庄严肃穆,进入其中更是能感觉到村民对于庙内供奉妈祖的虔诚与尊重,使得参观者心也不自觉的宁静下来,以真诚之姿向妈祖传达自己的愿望。根据对村民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当地人每次出海打渔前都会来拜妈祖祈福,收获归来后也会向妈祖还愿。
图为蟳埔渔人码头。胡颖 摄
走出渔村,队员们来到了海边的蟳埔渔人码头。此时正值休渔期,码头停泊了来自丰泽等地的大型渔船。每年夏天,休渔期至,大船到这里修整安歇,渔民们也迎来了难得的闲散时间,暂时回港休息,同时也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大海和平共处。
图为实践队在蟳埔渔村。胡颖 供图
7月1日,队员们步行来到了泉州西街,参观开元寺、钟楼。行走在小巷与街市,远离汽车的纷扰,伴着摊贩的叫卖声,我们看到了古老的东西二塔,走过特色钟楼。西街一路上的建筑可以算得上是泉州的代表性地点,泉州钟楼与东西塔、谯楼等成为古城独特的景色,路边的泉州特色小吃,吸引了海内外游客。 西街之行让我们切实体会到了闽南的饮食文化与建筑特色,开元寺之行更让我们体会到了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兼容并包。
在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渔村记忆”实践队成员,切身感受到渔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乡村基层发展状况。实践队员们感受颇深,纷纷表示作为当代青年,要有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深入基层关心基层人民的生活和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献出青年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35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