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陆的最东端,有着一座蕴含丰富文化底蕴,饱经沧桑的岛屿——东极岛。2019年7月24日至26日,浙江海洋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丝路海潮音•讲给世界听”浙江沿海民间故事传承保护实践团的六名成员走进舟山市东极镇,走访庙子湖岛、青浜岛、东福山等地。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采访游客及当地居民等形式收集和整理海洋民间故事、了解海岛文化以及海上丝路对舟山群岛的发展建设情况。
一、拾渔民画文化遗珠,寻东极岛海洋故事
东极渔民画是东极的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为了对东极渔民画进行更详细的调查,实践成员们去到了东极镇渔民画展厅。在对画作背后的故事进行搜集的同时,成员们也了解到这几年来东极渔民画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我们东极渔民画如今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参与其中,而且创作方面也已经逐渐形成体系,周边文创衍生品一应俱全。” 渔民画发展中心主任梁银娣同前来调研的实践成员介绍着东极渔民画如今的发展趋势。通过采访,成员们也得知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镇政府对于渔民画的支持。文化站不仅每年都会组织两次渔民画创作培训,还会帮助渔民画创作者们推广文创产品。在当地政府和创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东极渔民画日趋成熟,逐渐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文化名片。
东极当地拥有不少传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除了依托于当地的民间古迹之外,大多借由渔民画这一载体进行传播。实践队员们在渔民画展厅也发现了不少民间故事。无论是渔民们海上拔河的故事,还是东极渔嫂帮丈夫铲牡蛎的故事,都被创作者以渔民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诸多渔民画中最具代表性的应当是《黑脚》。实践队员们第一眼注意到了在画中占了绝大部分的那双黑色的脚。“这幅画的主体是一双晒黑的脚,据说是一位渔嫂的脚。这位渔嫂为了家里的生计,每天上山下海,早出晚归,穿着草鞋长年累月在海边采贝,常常被小鱼小蟹咬破了脚,原本白白净净的脚居然变成了黑色的脚。”在梁主任的讲述下,实践队员才得知这双黑脚的背后居然还隐藏着这么一个故事。也因为这个故事,实践队员对于东极岛上渔嫂渔民艰苦朴素的奋斗过往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通过走访东极渔民画展厅,实践成员们也意识到渔民画不仅仅是记录渔民生活的文化作品,更是象征渔民美好愿望,发扬美好品德的精神财富。这些特色文化滋养着一代代海上居民的精神世界。
二、看东极沧桑变迁,揭历史神秘面纱
在参观渔民画展馆结束后,实践队员又前往东极历史文化馆调研。东极历史文化馆由里斯本丸纪念馆、民俗民风馆两块内容组成,将东极两百多年的沧桑变迁呈现在队员面前。博物馆里保存了大量渔民文物,从出海时所用的鱼篓船桨,再到家里的床铺家具和服饰器皿,吃穿住行无一不包含其中,将当年渔民艰苦朴素的生活风貌完整地复现出来。同时实践队员通过文化馆搜集到的大量的文字材料,及其相关图片影像,对于当年“里斯本丸沉船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文化馆内的讲解员也通过历史资料为在场的实践队员介绍了一些“里斯本丸沉船事件”的具体情况。“我们都知道在1942年,载着近两千名英军战俘的 ‘里斯本丸’在行驶到舟山外洋的时候,遭鱼雷攻击而沉没。船上战俘则得到了舟山渔民的救助。事实上,这场援救主要集中在青浜岛和庙子湖岛。青浜岛全岛渔民在渔民唐如良等5人的提议下划船参与救助,共救起216人;一旁的庙子湖岛则救起106人。同时青浜岛还在日军搜查中保护了三名英国军人。”在文化馆讲解员的讲述下,实践队员也对于“里斯本丸沉船事件”的一些细节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
实践队员将在文化馆搜集到的信息和前期自身准备的资料相结合,前往青浜岛进行调研。青浜岛还未完全开发,道路陡峭崎岖,实践队员横跨整座岛后终于在临近山腰处寻找到了东极人民营救英俘遗址的纪念碑。尽管成功找到了纪念碑,然而实践队员们却在接下来寻找小孩洞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根据资料来看小孩洞距离纪念碑并不遥远,可是纪念碑四周草木丛生,当年营救英俘的种种痕迹也已经荡然无存,根本无法判断方位。
正当实践队员一筹莫展时,住在当地村落中的丁大娘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当年老人们一直想办法在日本人的大规模搜查中保护那几个英国人,后来特意挑了小孩洞作为那几个英国人的藏身地点,主要是因为那里洞口特别狭小,地势高耸危险,日军不知道这个地方,但我们当地人熟悉,我还记得那个时候大家还轮流给那几个外国人送过饭,当初我家里还有人给英国人送过饭。”在丁大娘的讲述下实践队员又知道了资料上不曾公开的细节。
最终实践队员按照丁大娘提指引的方向成功走到了曾经用来藏匿三名英国军人的小孩洞。小孩洞四周礁石遍布若非石壁上朱红大字提醒,实践队员也难以发现。团队成员宋依见走过这些历史遗址,心上更是思绪万千,不禁说道:“以前一直不知道什么叫做海岛精神,可如今见证了东极人民的种种壮举,才能明白这些举动背后的善良勇敢刚毅就是我们要寻找的”。
三、走村入巷深度访谈,海岛之魂薪火相传
东极码头人流巨大,游客来来往往,实践队员们在码头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发放问卷,接触到了不少异地的游客。“财伯公的故事?应该是和钱有关系吧,不然为什么带个财字呢?”从宁波来的李先生在填写问卷的时候就表示自己其实不太熟悉东极的民间故事,而这种现象并不是少数,实践队员在调查过程中大部分游客对这里的海洋民间故事并不了解。实践队员同时又不忘深入东极村镇,通过走村入巷的形式进行调研。队员们顺着石板小路前行,在悠长的小巷子时常遇见二三个村民老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年过六旬的王老伯,从事了三十余年的海上捕捞工作,对于东极沿海民间故事如数家珍。“像财伯公,还有白云娘娘斗法,这些故事都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我们以前又没什么可以玩的,就靠听这些故事解闷,久而久之就记下来了。”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等形式,队员们了解到许多东极当地人对当地海洋民间故事的熟知大多来自老一辈人的讲述,至于其他的一些能够了解海洋民间故事的途径都很少触及到。通过回收的问卷和走村入户的采访,团队成员们收获了不少渔民关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看法及建议,但同时实践队员也发现不管是对当地渔民还是对游客来说,海洋民间故事正处在一个传播途径不够多样化和对外传播力度也不够的处境之中。
实践队员不断寻觅改善这种处境的方法,最终在当地人的指引下联系到了东极当地民宿经营的领军人——渔家乐协会副会长吴爱琴。“我家最大的特色就是提供住宿的同时,也在进行文化产品的传播和销售。”吴阿姨引以为豪地向实践队员介绍着自家驿站地情况。在她经营的好心情驿站中,成员们发现了大量文化产品,从书画作品到手工艺品,而最为关键的是这些文化产品大多依托于东极的民间故事。这些作品不仅仅点缀了驿站,同时还起到了海岛民间故事的传播作用。通过对吴阿姨的采访,实践队员也对好心情驿站所奉行的“民俗+民宿”的经营模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将沿海民间故事的传承与保护同当地较为兴荣的旅游民宿行业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让更多游客熟悉这里独具特色的海洋民间故事。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共发放了100余份调查问卷,实践队员们近距离的接触当地村民,更全面地了解到海洋民间故事,认识到在一带一路建设下渔村的发展情况。山海之间流传着经久不衰的民间故事,海潮裹着它们从大海中奔涌而来,在渔民的口中流传,在山谷间回荡,共同铸就海上丝路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11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