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足不出户知天地,田间精灵道百态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 作者:重庆“互联网+”农

“雾气迷蒙峰壑处,凌霄险峻变平畦,蜿蜒起伏娜姿舞,阡陌纵横曲线盈”,农田也有自己的美丽。近日,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市“互联网+”农业调研小组前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亲身体会现代智慧农业,领略新型“互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妙用。

调研小组与农科院周蕊老师合影(吴世淦 摄)

走进智慧农业智库实验室体验“足不出户知天地”

小组成员在实验室中一起观看了智慧农业大数据网络平台的展示。“我们科学院主要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实现现代信息与农业的结合。通过遥感与物联网技术,我们不下农田也能掌握整个农田的情况,这是智慧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主要差别。借助传感器,我们能够采集到温湿度、降水量光照、风速以及土地熵值等一系列数据,实现对作物的实时监控。”农业信息中心研究室主任周蕊老师在展示示范基地实时影像时这样介绍道。“我们目前通过卫星图像主要分析重庆各地区水稻、油菜和马铃薯的种植情况,进而衡量作物的长势和产量;根据土地的熵值、湿度的变化曲线可以得出灌溉施肥的最佳时间。此外,系统还可以监控田地的病虫害情况,通知管理员提前做好防御准备。”

周蕊老师给调研小组介绍智慧农业技术(吴世淦 摄)

实验室中智慧农业的先进技术实在令人惊艳,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现状又如何呢?小组成员曾沥苇在参观中不禁提出这样的疑问。周蕊老师表示,“系统目前的使用者多为大型企业。现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工费用是企业考虑公司效益时的重要一环。我们的系统不但能够大幅节约人工成本,还可以帮助企业加强管理、提高产量。”鉴于智慧农业所需的硬件成本,它或许在家庭农田中一时难以普及,但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受益其中。

探寻科技田里的“小精灵”,感悟现代农业美好

相比于实验室大屏幕上时刻变换的监测数据,小组成员对他们的来源显然更加好奇。仿佛农田里有着无处不在的“小精灵”,将一切数据悄悄告诉研究员们。在研究室主任周蕊老师和工程师查茜老师的带领下,调研小组来到农业科学院内示范种植基地一探究竟。

初入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便是随处可见的摄像头。周蕊老师笑着向调研小组介绍说:“在我们的基地里总共装有八十多个摄像头,几乎涵盖了园区所有田地;田地里装有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实现每一株作物的定量喷洒,既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也节约了资源”。“小精灵”则是藏于试验田中的传感器:单是对土壤便有三层监测装置,实现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测量。种植基地既有水稻、玉米、茶树、花圃等农业作物,也有土壤肥力再造的试验田地,山腰上则是规划好水土保护带,可谓是真正做到了农业与科技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周蕊老师带领参观的种植基地全景(吴世淦 摄)

调研小组到达的实验田地(吴世淦 摄)

周蕊老师和查茜老师重点向组员们介绍了中心的监测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占地仅四平的监测点却能实现空气土壤光照病虫害的全方位监控,并实时将监测数据通过互联网传送到管理员手中。最让组员们惊叹的是农科院自我研发的杀虫灯。它能够识别捕获飞虫的种类和数量,进而判断田地内出现的虫害。正是科技员对农业的不懈追求,才有源源不断的新发明新技术的面世,才有农民日益美好的新生活。

周蕊老师给小组成员讲解监测点仪器(吴世淦 摄)

面对面交流学习,探究智慧农业研究的前与后

“靠天吃饭”一直是过去农业生产的主流形式,而现今如何减轻自然对农作物的缚,则是农科院的科研人员一直在探究的。为进行深入的了解调研小组与农业科技信息中心的老师们进行了关于“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交流。2016年,重庆市农业生产总值为1193.69亿元,同比增长3.46%,较2015下降8个百分点。其中,2016年规模农业生产经营人员达12.38万人,占农业总生产经营人员的35.92%。2017年,重庆市下发相关文件,推动重庆市“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实施,规模农业生产人员显著增加,重庆市农业发展迎来新的阶段。

调研小组与农科院老师交流(吴世淦 摄)

“目前互联网相关政策还未完全落定,我们的项目在申报时会遇到一些滞留,一些好的项目难以继续进行下去。”对小组成员张亦凡关于政策的提问,周蕊老师也这样作出了解答。但对于智慧农业和周蕊老师一众科研人员来说,这只是时间问题。随着相关政策逐渐完善,宏观管理日趋正规化与系统化,现代“互联网+”一定能够得到更多人们的关注,在时代潮流中乘风破浪。

在农业科学院的调研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知晓了看似简单的农业背后还有先进的技术,也感受到农科院科研人员们为了促进农业进步,研发数据平台做出的贡献。正如见面时周蕊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是为农业服务,是为了农业产业的增效服务。”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讯员:唐方舟 吴世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04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月亮地调研一日
2019年8月3日,周末终于如期而至,支教了两天后,从教学的氛围中脱离出来,把调研提上了行程,有一个百年历史传承的村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英格堡乡月亮地村。因此今天我们的调研地点位于英格堡乡的月亮地村。…
全国旅游村月亮地
2019年8月3日,周末终于如期而至,支教了两天后,从教学的氛围中脱离出来,把调研提上了行程,有一个百年历史传承的村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英格堡乡月亮地村。因此今天我们的调研地点位于英格堡乡的月亮地村。…
东方瑰宝地 韩城党家村
文字:刘商祺图片:刘家佩王永安校对:刘商祺三下乡团队:梁带村遗址保护调研服务队党家村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北方向,是泌水河谷地之阳高岸上形似“葫芦”的风水宝地。党家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被国内外专…
探月亮地
2019年8月3日,周末终于如期而至,支教了两天后,从教学的氛围中脱离出来,把调研提上了行程,有一个百年历史传承的村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英格堡乡月亮地村。因此今天我们的调研地点位于英格堡乡的月亮地村。…
传承非遗文化,走进金玉滁菊暑期实践小分队
为了贯彻十九大精神,传承非物质文化。7月28日至7月29日,由组长华亮亮带队,汤晓辰、迟迎龙、何雯、张志、舒朗朗组成的“传承非遗文化,走进金玉滁菊”暑期实践小分队开始最后的调研及收尾工作。7月28日,小组…
民小青支教队创设云南禾谷棚成长夏令营
民小青支教队创设云南禾谷棚成长夏令营中国青年网大理8月22日电(通讯员吴登月李诗琦杨小鳕)2019年8月11日,中南民族大学民小青禾谷棚傈僳族支教队的14名老师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鸡足山镇上沧村禾谷棚…
传承非遗文化,走进金玉滁菊
为了贯彻十九大精神,传承非物质文化。7月28日至7月29日,由组长华亮亮带队,汤晓辰、迟迎龙、何雯、张志、舒朗朗组成的“传承非遗文化,走进金玉滁菊”暑期实践小分队开始最后的调研及收尾工作。7月28日,小组…
绍兴文理学院暑期实践
聚焦建国七十年风雨,青年观察家一路前行7月5日,由校学生会与校团委学生骨干共同组成的“青春助力中国梦”实践团队齐聚马克思主义学院406教室,绍兴文理学院2019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顺利举行。出征仪式上…
紧锣密鼓地排练演出
2019年8月7日早上,万物初醒、晨光熹微。九点时刻,我们吃过早饭后便赶到教学楼门口与孩子们汇合。他们脸颊挂着笑容向我们打招呼,眼神中透露着求知的欲望。每一节数学课上,孩子们认真的做题的模样,深深印在…
大家紧锣密鼓地排练
2019年8月7日早上,万物初醒、晨光熹微。九点时刻,我们吃过早饭后便赶到教学楼门口与孩子们汇合。他们脸颊挂着笑容向我们打招呼,眼神中透露着求知的欲望。每一节数学课上,孩子们认真的做题的模样,深深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