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大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实践
8月21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洛阳、安阳社会实践团来到安阳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中国文字博物馆,探寻中国文字起源和发展的秘密,以了解中国更久远的历史。
据了解,中国文字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从自身建成历史来看,中国文字博物馆非常年轻,直到今年仅仅开馆十周年;从其所承载的历史文物的年限来看,却足足保留了3600多年的文化底蕴。
实践团了解到,中国文字博物馆的选址,很大程度与甲骨文在小屯村(现殷墟中心)的“集中爆发式”的发现有关。在足够的文物出土之下,考古学家们确定小屯村所处的殷墟为商代王都的事实,于此基础上,在安阳市这个名副其实的文字发源地,建立了承载着中国汉字源远流长的历史的展馆——中国文字博物馆。
早上九点半,博物馆门口已经有很多游客排队进馆了。还未走进大门,实践团便见到一座金色的高大字坊屹立在门前。字坊高18.8米,宽10米,取甲骨文、金文中“字”之形。往后看,根据殷商时期的建筑、文化特点所建造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博物馆主要分为三层,每层大概有四个展厅,从象形文字开始,以汉字为主,其他民族语言为辅,介绍中国文字的起源、发展、印刷、简化等方面。
展厅内先是陈列了由全国各地发掘的甲骨文残片及模型。由于商周时期很多文字篆刻于青铜器等之上,展馆内还有丰富的青铜器、帛书、陶器、玉石等展品。著名的有西周晚期青铜重器贾伯壶、蚁鼻钱、宋公栾簠,汉代的子游碑、战国时期的“降亭”陶釜等。三楼的展厅还陈列了关于文字的承载物——甲骨、竹帛、丝绸、纸张的发展史,以及造纸术的演变史。
“中国文字博物馆的魅力在于,当你参观完所有的展厅之时,你所感慨的,不仅仅是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汉字的演变、发展的不易,更感叹中华文化的传承不易”,实践团队长感叹道。
中国汉字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独特性,字音、字形的二维性,使人们在学习之时能同时锻炼左右两脑。近年来,英语失读患者在学习汉字后逐渐恢复阅读能力,更证明了中国汉字的优势。“在我国国力日渐强盛的今日,重新回过头来更一步关注和了解我们的汉语文字,不仅能唤醒东方人民的文化自信,更能为汉字走向世界推波助澜。”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感触很深,说道:“虽然身将远离,但它所讲述的故事,承载的历史,守护的文明,已溶入我们的血液,相伴左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01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