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赴潍坊、青岛、烟台依法治国调研宣讲队前往潍坊昌邑市北孟镇小南孟村,上午团队成员参观了当地的村史馆、社区服务中心、图书室等党群服务地点,以了解当地的历史发展状况。下午团队参观了当地农业生产基地,并采访了基地的负责人,对其提出的农产品销售中遇到的法律问题队员作了总结。
1
参观党群服务中心
今日上午团队抵达北孟村开始了在潍坊的实践考察。我们首先来到村史馆,参观村庄的漫长历史。博物馆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文化的载体,观众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会引起对所处群体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比如,在参观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会增强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在参观一座村史馆时,作为本地村民,也会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特色,认识自己村子的历史价值以及传承的重要性。
参观村史馆3.jpg
SUMMER
参观村史馆.jpg
村子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这期间也不乏一些知名人物和英雄事迹。不得不说,村史馆的建立无疑是有利于村民们和参观者们了解当地历史,感受家乡变化,了解村庄的沧桑巨变和英贤风采,也有助于进一步激发爱乡爱家情怀。
之后团队参观了村史馆附近的小型图书阅览室。图书阅览室虽然空间不大但却装有大量各式图书,包含人文社科,农业机械以及青少科普读物等等。图书室还有专门的服务工作人员,为来访的读者进行专业的服务,比如图书找取,问题咨询和解答等等。相信图书阅览室的成立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村民们的业余生活,村民们在农忙之余得以在书的海洋中放松自我陶冶性情,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毕竟,随着农业产业的日益复杂的变化,农业从业者需要以更高的知识水平来应对竞争逐渐激烈的农产品市场。
傍晚时分,放下农具,来到图书室抽取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细嗅着淡淡的纸墨香徜徉于书的海洋,没有比这更令人心旷神怡的了。希望图书阅览室的设立能成为各村庄的典型,帮助其他地域的村民丰富文化生活。
2
深入农业生产基地
之后,在团委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小南孟村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农业生产基地,进行了参观学习和调研。
1
葡萄种植基地
到达基地大棚后,我们首先进入葡萄种植大棚内部进行参观体验,大棚内部温度较高,我们体验到了农业生产的不易;之后我们对种植基地的厂长进行了采访调查,从中我们得知:
1、在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由于农村既定风俗和法律知识的欠缺,对于法律方面的应用比较少。
2、在农产品的运输和保存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葡萄座谈.jpg
SUMMER
葡萄雷.jpg
2
孟德园农业生产合作社
随后我们来到了孟德园——小南孟村的个人独资农业合作社,合作社刘社长给我们介绍了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共有社员108人,农田百余亩,技术上实现水肥一体化,并且创立了“姜枣红糖”的品牌。
之后刘社长提到目前合作社在法律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1、收购方和合作社社员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在交易时很少签订合同也很少执行(比如提前约定收购价格,但是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交易时很少会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进行)。
2、农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比如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等,但合作社的“姜枣红糖”已经实现了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
两个农业生产基地的负责人表示,农业方面的法律问题还有很多,在听完我们的建议和解答后表示希望我们继续砥砺前行、积极进行普法宣传,能够促进法律在农业的普及。
队员活动心得:
队员刘金惠:今天在潍坊的实践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也十分感慨。现代化、集约化、智能化的农业生产,健全的社区建设,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都体现了现代农村的进步。但是通过我们的调查和走访,在法律方面农村地区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生活中对法律的应用较少。希望接下来我们的普法宣传和法律讲座可以在某些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法律的普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80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