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东南大学,由17.18级化学,机械,交通,软件学院组成的云滇深处小分队,于7月29日至8月5日到昆明农科院,景谷凤山镇顺南村走访观察。深入山村内部,采访观察,收获颇多。
首先是对云南省农科院成果转化处副处长的采访。什么才叫脱贫,返贫的因素有哪些,在对副处长的采访中,深刻了解到“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性。一些贫困户贫困程度深、帮扶难度大,大多属于“无业可扶、无力脱贫”者或者教育文化水平低的贫困群众;一些贫困户稳定脱贫能力差,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因灾、因病、因学而返贫。这些情况都需要通过这些措施来落实。所谓三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教育保障令人印象最为深刻,让孩子有读书的可能 ,用知识来帮助家庭走出贫困,是最有效也是最需要落实的。设置教育基金,对已享受现有教育保障制度和助学帮扶政策(含免学杂费、助学金、生活补助、扶贫资助、助学贷款等)后,仍存在与子女就学直接相关的特殊困难的建卡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救助。而医疗保障,使得因病返贫的人数大大下降,扶贫工作者可通过大病医疗保险起付线降低、在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在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提高报销百分点等措施来降低贫困户的经济压力。对于医院等扶贫单位可通过定期派驻医疗人员到扶贫处的医院进行交流、提供帮助。可适当扩大重大疾病所包含的范围。科研工作者也许加强对各类疾病药物的研究,加强对仿制药的研究以解决药物昂贵的问题。对于住房保障,改善危房,不断提升村民居住质量,住房有所提高,将是脱贫的前提。
之后一行人到达了景谷县。曾经经济十分落后的县城也有了城市化的一面,方方面面都体现出扶贫政策的效果明显。在与县委书记的谈话中,明白为什么要扶志(智),一是智力的“智”,二是志气的“志”。所谓扶智,就是教村民怎么运用科学技术,但是也需要贫困户有想要脱贫的主动性。现在扶贫不扶懒人,懒人是扶不起来的。扶贫人员也吸取了很多教训,不能普惠性的给钱给物,使得村民没有内层动力,没有带动性,重点扶持带动性的大户,扶致富能手,通过农民内部带动脱贫。经常请专家去指导农民进行生产活动,他们种植的魔芋也得到了可观的收益。就通过一点点的积累,不断获得村民广泛的认可。
在顺南村的走访中,“产业”一词不断出现在一行人的走访过程中。种植芒果贫困村文哲村,但由于以前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指导,导致芒果种植失败。云南省农科院经过分析认为可鼓励贫困户种植芒果,并与果汁厂形成合作,把种植的芒果卖给果汁厂,形成相对稳定的供求关系。于是云南省农科院芒果培植技术专家团队教当地农民如何合理种植芒果。鼓励村民采用的方法是划分出一块核心区,选出几个积极性比较高的村民出来作带头人,多给他们一些帮助,让他们做出效果,其他村民看到这些带头人赚了钱,种芒果的积极性很高。在芒果成熟的三年期间,农民可以在这芒果地里继续种一些烟草之类的农作物,继续保障自己还有一定收入。还去过茶叶加工厂。在青储饲料工厂实地走访中,明白青储饲料是一条闭合产业链中的一环,生命力和持续性都很强,经济效益良好。农民种植的作物做成青储饲料,饲料卖给养殖场,牲畜的粪便又可以作为有机肥,由此形成一条闭合的产业链,形成循环后非常稳定。青储饲料目前只是粗产品,后期还可以考虑生产全价饲料,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牲畜,加工不同的饲料。相对现在的青储饲料进一步进行深加工,全价饲料获得的利润高于青储饲料,对于已脱贫人群来说这无疑是一重预防返贫的保障。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景谷位于云南的边境线上,存在非法的婚姻买卖,买卖人口是无法拥有中国户口的,也就是说,买卖人口不享有国家的医保政策,如果这些人患重大疾病,对于已经脱贫的家庭这无疑会让他们返贫。这中情况不仅在云南存在,在我国的其它边境也有此类问题。
虽然现在贫困问题已经有所改善,但由于我国很多地方贫困程度深、贫困范围广,扶贫之路依旧很长。扶贫任务在2020年即将结束,预防返贫又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唯有脱贫不返贫,国家的发展才能越来越好,全民奔小康,一个也不落下的美好愿景才能实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78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