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先生说:“传统村落,如一粒粒珍珠散落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它的一椽一木,一砖一瓦,无不镌刻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这次调研中,我们有幸探访了位于杨桥镇清水村的传统村落荫家堂。
图为荫家堂局部。何海 摄
仰百年建筑 品中西文化交融
从一条窄道过去,路面渐渐开朗,树木苍翠,路两旁的野花开的旺盛。汽车大概行驶了两分钟后,一幢古色古香的恢宏建筑映入眼帘,它与身后逶迤的高山,门前流淌的河水交相辉映。我们下车,看到一群爷爷奶奶在荫家堂门口聊天,其乐融融,怡然自得。接着荫家堂的管理人员走了出来,他极为热情,招呼我们参观,兴致勃勃地为我们介绍荫家堂的情况。
荫家堂,由申承述四兄弟修建于明清时期,是保存完好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最大的连体建筑古村落。具有极高的建筑和观赏价值。初见荫家堂,我们无一不惊叹眼前的建筑,这座集恢弘、朴素、庄重于一体的古老传统建筑。它历经风雨飘摇,冷雪冰霜,亦走过辉煌荣光,沉默隐忍地伫立在此。
来到正堂,神台上方悬挂着一块牌匾,上书“荫家堂”三个烫金大字,恢弘大气。正屋堂院内飞檐翘角的墙顶两侧均有一座英式圆形座钟,座钟的刻度竟然是由阿拉伯数字和罗马数字构成的,令我们们惊叹不已,这是中国乡村的少数以西方物品装饰古民居,体现着当时商业的对外发展与流通,从一定意义上折射出申氏家族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彰显申氏家族显赫载德。原来这时候西方文化就已经传入了清水村并深深地影响了申氏兄弟。东西文化交织融合,协调呈现,这也为邵商文化注入了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鲜活的血液。
今日荫家堂一访,感触良多,建筑极具特色的各细部亦让我们们震撼,这种震撼是无法从网络资料图片中得来。我也在想以后不论生活学习有多繁忙,也一定要亲自去外面看看,去祖国的锦绣大地,去世界的名胜古迹,去感受,去欣赏,去触摸,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感谢造物主的无尽藏,让吾与子之所共适。
图为实践团在荫家堂的合照。 杨佳恒 摄
传统文化亟待保护传承
近些年荫家堂的宣传力度加强,知名度也上去了。在节假日期间,许多游客来参观游玩,对文物多少有一些破坏。离荫家堂不远的甸家堂门口的两根柱子有一根被盗。“那些偷东西的人和破坏这里的人真的是坏心肠啊,我们视若珍宝的家,他们就这样随意糟蹋!”陈卫娜奶奶接受采访时,语气激动,眉头紧锁,我和朋友也感受到了老人家内心对荫家堂深深的热爱还有对破坏者和偷盗者的谴责。
当地文物局立即制定了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在旅游旺季,申玉华和当地文物局副局长等7人还为此成立了一个专门的保护小组。保护小组驻扎在荫家堂旁边的屋子,白天晚上交替巡逻以保护荫家堂的一砖一瓦。
其实不光荫家堂,还有千千万万的传统村落传统文物传统文化需要我们来保护。近些年“xx到此一游”“某文物遭破坏”等新闻层出不穷。不论自然因素对文物的破坏,就我们人类自身而言,对其破坏毁灭威力巨大,我不知道那些对文物下毒手的人是怎样的扭曲的心里,可以对这流传了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传统文化捅下一刀 ,然后潇洒离开。
图为荫家堂内的窗花。 胡启龙 摄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与血脉,是承接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桥梁,我们不应该让传统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我们需要行动起来,作历史的见证者,做文化的传承者。
虽然这次旅程只有短短的一天,但荫家堂一访带给我诸多感受。不仅给了我美的观感,让我对美好的事物有了更多期待,更重要的是它给予我对传统村落和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代各方面的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载体、媒介和依托,我们需要从中汲取营养并在传承的基础上去发扬和发展,保护传统文化,动在当代,功在千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77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