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趟过岁月的河,记住重要的你

来源:邵阳学院文学院 作者:李菲 刘佳敏 王伟

岁月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旅行,出现在岁月长河里的每一个人都值得被记住,不管是伟人还是普通人。三下乡遇到了很多美好的事情,也发生了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三个“记住”。王和尚爷爷用力在记录本上写下他的名字是为了记住,旸中村村部旁边功德碑上的名字还是为了记住,曾氏祠堂的存在也是为了记住。每一个人都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证明自己来过这个美好的世间,来过这般令人留恋的人间。

迎着七月的细雨,我们团队来到了杨桥镇唯一的敬老院,里面住了50位老人。在踏入敬老院的时候,我就观察到了一些爷爷奶奶步履蹒跚,行动艰难。有一位一直对我们微笑的爷爷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爷爷,您贵姓呀?”爷爷看了看我们,没有作声,我们以为爷爷没有听清楚,便又问了一遍,爷爷指了指他的嘴,摆了摆手,护工阿姨见状便跑过来告诉我,这位爷爷自出生起就不会说话。爷爷看了看我们手中的记录本和笔,指了指,不自然地捏着衣角擦了擦手,然后摊开在我们面前,我意识到爷爷要写东西,连忙把记录本和笔放在他的手中。

爷爷握着笔的手特别抖,神情却十分专注,一笔一划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写完后把记录本递给我们,指了指本子上的名字,随即笑了。记录本上工工整整的“王和尚”三个字,是他留给我们的痕迹。我心里特别难受,原来自己轻而易举的东西在别人那有多么来之不易,我们不珍视的在别人那视若珍宝。我觉得王爷爷在不经意间给我上了一堂最难忘的课,他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要学会记住。

图为敬老院王爷爷用手写的方式告诉志愿者们他的名字。 何海 摄

旸中村村部旁边有一块功德碑,上面刻满了当初捐助道路的人的名字。密密麻麻,任风吹雨打,日晒雨淋,都与它无关,它直挺挺地立在那里,告诉世人,现在的村路因为他们才如此通畅,现在的出行因为他们才如此方便,旸中村因为他们的奉献才更美丽乡村。后来在走访其他村落时,也陆陆续续看到过一些功德碑,和旸中村一样,都是为了记住,以铭石为碑,以纪功德,这块普普通通的石碑上的芳名永流传。

图为路边的功德碑。 胡启龙 摄

曾氏祠堂是太平曾氏家族为纪念曾姓始祖曾参的祭祀祠堂。我们有幸来到曾式祠堂,现在的负责人曾仪容爷爷带我们参观了整个曾子祠,他将曾式祠堂的故事娓娓道来。曾式祠堂于2014年正式落成,在多个领域都有拔尖者,为祖国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者更是不计其数。说到动情处爷爷十分感慨,我们亦是如此,被这个家族的成绩所折服,赞叹连连。我想曾氏祠堂的存在不仅是为了寻根,更多的是问祖,纪念祖先,让他们和他们的故事流芳百世,饮誉千秋。

图为坐落在杨桥镇的太平曾氏祠堂正门,志愿者在门前与曾爷爷的合照。 王伟 摄

写着写着,我的思绪来到了今年是祖国成立70周年,在网上看到很多报道说各地都为此举办了纪念活动,有的是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有的是开展节日主题活动,还有的是开展祖国的巨大变化的展览活动,我想这是庆祝,亦是纪念,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谁恁多情凭向道,纵来相见且相忆。写到这里,七月似乎圆满地画上了句号。我记住了用心写名字的王和尚爷爷,记住了旸中村路旁的功德碑,记住了承载无尽怀念的曾式祠堂,记住了在这个美好的七月遇见的可爱的人与事。人的一生说长实短,一眨眼一年就过去了,十年也就过去了,这样毫无意义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唯有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才能令人念念不忘。

在青少年时期,努力学习知识,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基础,这是有意义的人生;在中年的时候,奋力拼搏,依旧“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是有意义的人生;到了老年,看透人间世事,却依旧愿意去奉献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也是有意义的人生。我想也只有这样富有意义的人与事,才能使人难以忘却。春来夏往,秋收冬藏,而我记住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77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V动力实践队参加市中区结防工作经验交流会议
V动力实践队参加结防工作经验交流会议8月30日下午,V动力成员到达济南市中区人民医院参加市中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培训会议。下午一时三十分,会议正式开始。出席本次会议的人员包括:山东大学卫生与健康服务…
暑期实践队红旗渠之行
实践队红旗渠之行2019年7月7日,红旗渠精神是一代又一代人需要认真学习并传承下去的,为了更好的学习红旗渠精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情系林州艰苦奋斗”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安阳林州红旗渠。这里山高水险,红…
建工学院赴佳山乡实践队--我们陪孩子度过愉快的暑假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以梦之名,青春同行”实践队赴佳山乡妇联、文化宫的政务实习实践于7月15日开始。志愿者们为辖区的孩子们制订了一周的活动方案,并在濮海霞站长,傅家菊副站长的帮助下如期举办。“…
峥嵘岁月永追忆 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军队走向现代化的起点。为找寻革命印迹,传承红色精神。七月十八日…
步入书院学习,实践延安精神
7月26日,实践队员赶往延安市高新区的学习书院进行学习研究红色文化,并了解学医书院内公共WiFi覆盖情况。要了解一个城市,了解延安精神,要从延安的各个红色足迹着手,了解当年与现今的发展情况,追寻红色精…
安徽工业大学建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文化随行,寻法雨山完美结束
为提高同学的法律意识,积极响应国家依法治国的方针,使得同学走进法律,7月15日,在院系的老师带领下,建筑工程学院共15名同学来到了位于马鞍山市雨山区的雨山区人民法院进行为期两个礼拜的实习。通过几天的…
追寻红色足迹,体会延安精神
七月二十七日,延安的清晨微风拂面,舒爽宜人,在这温差很大的陕北高原,清晨和黄昏真有一种塞上江南的感觉。今日的行程,与延安精神息息相关,第一站,我们就来到了大生产运动的发源地——南泥湾,这个歌谣…
湖南学子三下乡:青春正好,无问西东
初到井泉村时绵绵阴雨不止,我们便索性在烟雨中领略井泉村的美:笃实平坦马路的灰、耸然向上房屋的红和耐人寻味水田的绿。井泉村打动我如此之深的,正是它的清澈绿水、平坦田野,是热情淳朴的村民与静谧乡村…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夏日炎炎”防晒调研团在济南开展防晒调研
8月30日,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夏日炎炎”防晒调研团线下寻访调查已顺利结束。期间,队员们前往学校周边的印象城、大明湖等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展开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及所学知识前往周围社区进行防晒…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时代先锋实践团社会实践顺利结束
为响应学校做出的关于2019年暑假社会实践的要求,7月10日到7月24日,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学生围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这一主题,在校团委的指导下,来到实践基地潍坊市安丘市,一起找寻历史足迹,访求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