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景谷扶贫攻坚工作探索之行

来源:东南大学机械工程 作者:李辉

东南大学“云滇深处”小分队

景谷扶贫攻坚工作探索之行

八月,“云滇深处”小分队的队员们前往绿树掩映的景谷县,去那里感受扶贫工作的艰辛,同时也去探求预防返贫实现真正脱贫的有效措施。

在前往景谷县之前,小分队成员先前往云南省农科院采访了院科技成果转化处的马嘉伟副处长,马处长热情地向成员们介绍了农科院教授贫困户农业技术知识,因地制宜发展当地产业,带领贫困户脱贫甚至致富的典型案例。其中最为成功的的两个例子是茶叶和芒果产业的建设。从前8元一斤的劣质茶叶,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升值成为80元甚至100多元一斤的生态好茶,供不应求。芒果种植和当地龙头企业“多上果汁”挂钩销售,形成产业链,目前正在起步阶段,农民积极性高,发展势头良好。

8月2日,“云滇深处”小分队成员正式前往景谷县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当天下午,小分队成员先采访了景谷县委副书记、扶贫攻坚战工作队总队长、云南农科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党总支李志勇书记。李书记不仅向小分队成员详细介绍了现阶段景谷县脱贫攻坚的情况,还条理清晰地分析了导致已经脱贫人口返贫的原因。总结下来,目前主要返贫原因有:某些扶贫人员片面追求数据脱贫,脱贫工作做得不够扎实;脱贫人口因病、因灾、因害、贫困户缺乏脱贫意识等问题返贫。随后,李书记还向小分队成员分享了扶贫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小到日常打扫卫生、整理床铺,大到负责贫困户的住房问题,真是事无巨细。由此可见“精准脱贫”不是纸上单薄的文字,更是扶贫工作者落实工作时付出的汗水。

8月3日,早晨,小分队成员在李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顺南村产业扶贫的典型例子: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和茶产业。林下经济作物种植的是魔芋,从村民和带队老师那了解到,顺南村林下生态系统良好,病虫害少,种植出的魔芋有机纯天然,一亩地可以种出10吨魔芋。魔芋又是一种十分健康的减肥产品,种好的魔芋经过产品加工可以做成魔芋干粉出售,60元一斤,利润非常可观。长期以来,顺南村几乎家家都有茶叶,扶贫工作人员因地制宜,教授好的制茶技术给村民,村民也踏实努力,现在顺南村的茶产业经营地风声水起,茶产业不仅是带领顺南村远离脱贫的便捷通道,更是逐步带领村民致富的高速公路。

之后,小队成员又在村民的热情邀请下前往了两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了解了他们目前的生活和经济状况。和他们的交谈中,小队成员们深切感受到乡亲们对于生活改善的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第一户村民首先向小队成员介绍了现在他们家里的经济状况: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是茶叶和松香,他负责采松香,家里的老人采茶叶,若是收成好的话,收入可达万余元。而且他在现在村里也是典型的“领头羊”,务农勤奋,农作物长势最好。老乡表示,自己生活的改善,增加的收入,一方面要感谢农科院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也需要自己要更加勤奋努力。这位老乡还说,现在国家给的扶贫政策他们基本都能享受得到,政府给他们盖了房子,修了路,通了水电,生病了还有医疗保障,生活质量提高了不少。第二户村民家中则是上有老下有小,村民高兴的告诉小队成员,对于家里老人的一些疾病,国家给予了很多医疗补助,在购买药品、医疗护理、医疗保险等等都有各种帮扶政策。而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有政策扶持,扶贫队员对小队成员进行了细致的介绍:他家孩子虽然是在非义务教育的高中阶段,但每年还是会有7350元左右的补助,在校的衣食住行也会有补贴,不会让孩子考得上读不起。令整个小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家刚高中毕业的学妹,她身患先天性听力障碍,但仍然自强不息,发奋苦读,在今年考上了大学。书记也说,像他家这样就不会返贫了,家里有大学生,能见见世面,而且又勤劳刻苦,努力一些,会有不错的前途,彻底脱离了贫困。

8月4日,小队成员拜访了当地青储饲料工厂的老板。了解了青储饲料的加工方式。了解到青储饲料厂发展势头良好,供不应求。和饲料厂挂包的扶贫户每年都拥有稳定的收入。

8月5日,“云滇深处”小分队返回昆明,采访云南省农科院的帮扶技术专家郭志祥,郭老师向成员们说明了青储饲料广阔的发展前景:景谷当地有大量资源可用作饲料加工;目前饲料供不应求,青储饲料可极大的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市场广泛;国家政策鼓励粮改饲,玉米储量大但利用率低,通过饲料化,可以提高粮食利用率。这个饲料加工厂将周围老百姓聚集起来批量生产饲料,厂里收购老百姓种植的原料,对一些贫困户还直接给他们种子和肥料,此外,饲料厂的运作还需要劳动力,也为周围老百姓提供了就业岗位。这一个饲料厂就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并且有稳定、可持续性,极大地降低了返贫风险。

文字:唐兴荣

摄影:唐兴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75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城南7公里的潞村古村落,是世界丝绸之源。这里出土的两片千年丝箔残片把我国丝绸文明史提前到4000多年前。此次文学院 “湖韵遗丝,…… 刘泽承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南浔,一个孕育了中国桑蚕丝织文明的地方。湖州闪亮的丝绸文化文化名片,从这里开始。7月上旬,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 汪梦婷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7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前一日的行程、采访汇总。20世纪30年代,慎微之……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是世界闻名最好的蚕丝,是浙江省的传统丝织品,属于南浔特产。辑里丝是一种丝中极品,因产于南浔辑里村而得名。在清朝,辑丝一直作为帝…… 徐姣娉 查看全文 >>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7月16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活动进行到了最后一站——钱山漾景区。两位负责人和四位团队成…… 张芸 查看全文 >>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暑期实践调研团前往湖州市潞村探访丝文化,并借此机会了解湖丝文化的发展…… 王奕 查看全文 >>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在“一带一路”时代强音号召下,“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以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为切入点,…… 董丹娜 查看全文 >>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5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工作汇总。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市民与……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因材施教 显教育魅力-南阳淅川九重镇小学支教队
天气微热的七月,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团工委,外国语学院,聚沙公益协会组织的支教活动已经进行了两天。刚开始的两天支教,队员们在讲台上面对台下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时,都有一丝的紧张,但他们一直以“不忘…
前行路上 温暖陪伴-南阳淅川九重镇小学支教队
都说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支教一周的时间匆匆结束,但脑海里却仍然留着关于你们的画面,每位支教队员小朋友们,谢谢你们陪我度过的这一周时间,回忆起你们的样子,在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回想起刚见到大家的…
寓教于乐 南阳淅川九重镇小学支教队
不知不觉,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团工委,外国语学院,聚沙公益协会举办的支教活动在淅川九重孔北小学已经进行了四天,下着淅沥沥的小雨,天色阴暗,可是这并不能阻挡我们热情的孩子们,早上七点钟左右,天已…
烟台大学数院胜羽实践团队暑假社会实践——新兴农业转型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分别明确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烟台大学数院胜羽实践团队暑假社会实践——乡村经济转型特色农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这归结于城市可利用的发展资源要比乡村多得多,城市的经济、交通、人才、教育等基础本就超于乡村,因此乡村要拉近与城市的发展速度就成为了一个难题。现如今…
烟台大学数院胜羽实践团队暑假社会实践——探寻潍坊西瓜之乡
每一方土,有一方独特。借由此次社会实践,胜羽实践队来到潍坊,对其特色农业进行一番调查。胜羽实践队有八位成员组成,成员们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进行了一次不留遗憾的乡村之旅。现代的各种新兴…
烟台大学数院胜羽实践团队暑假社会实践——山东潍坊市特色农业调研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夏天,八个怀揣着热情的大学生来到了乡村的土地上,伴随着泥土与庄稼的气息,挥洒着汗水,迸发洋溢着青春的激情,这支队伍开始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调研,这些成员怀揣不同的本领,融入在这个团…
烟台大学数院胜羽实践团队暑假社会实践——特色农业,乡村经济转型
近日,为探索特色农业,感受现代农业,烟台大学胜羽实践队在潍坊诸城、昌乐两地进行调研活动。胜羽实践队八位成员对于乡村特色农业及其他相关方面进行调查。首先,小队八位成员来到诸城市青鸟农庄田园综合体…
烟台大学数院胜羽实践团队暑假社会实践——新农业转型
2019年7月11日,烟台大学的一支名为“胜羽”的实践队蓄势待发,前往实践地:潍坊。这只团队由八位身怀绝技的朋友组成。有来自数学学院的五位计算英才,来自计算机学院的两位互联网大佬,还有一位来自环境与材…
烟台大学数院胜羽实践团队暑假社会实践——赴潍坊市部分乡村进行调研特色农业活动
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形式下,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业被推广,为此,由八名分别来自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