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鸟鸣唤醒一天新的开始,在绿水青山的环抱中,栖霞市嵩山街道汉桥村农村合作社就像一颗众人期待已久的新星,亦或是村里人殷切期盼着降临的大伙儿共同的孩子,带着万千瞩目与心血,沉甸甸地坐落在这片沃土上,化作一颗颗果树,为辛勤的人们带来累累硕果,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而在合作社成立一年多后的今天——8月1日,烟台大学文经学院萤火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来到了这里,寻觅一带一路政策抚过的痕迹,感受基层党建落实的成果。
在前期调查中,队员们了解到,即将要前往的汉桥村,全村共有584户、1638人,党员73名,村“两委”成员8人,耕地面积1158亩,果园面积742亩,以苹果种植为主,曾是山东省级扶贫工作重点村。近年来,该村以栖霞市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由村党支部于2018年4月牵头成立栖霞市苏农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产业园+党组织+合作社+农户”为发展模式,引导301户村民流转土地618亩入社,走出一条集体经济稳步发展的路子。2018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村集体收入13万元,可以说是为发展集体经济致富的典范。
经过半小时的车程后,队员们到达了汉桥村承包的果园,村里的党支部书记等一行人热情地接待了队员们,随后,在山丘的平地上,书记向队员们展开了介绍。书记说,村里如今的果树都是几十年的老果树,原本村里的水路不通,没有发展趋势,种植苹果是个赔钱的买卖,加之现在村里的青壮年大多都去外面发展了,村里的果园也就渐渐无人问津,但是,对这些果树感情极深的老一辈人,眼睁睁看着村里的果园渐渐荒废下去,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经过村两委班子的长期调研,他们终于找到了治病良方、可行之路:开办农村合作社。这几年,依托农业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生产逐渐成为许多农村的选择,也是未来现代果业推广的发展方向。2017年夏天,村里决定推行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发动村民以土地和资金折股入社,达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果品产业提升、乡村振兴一举多赢的目的。
汉桥村合作社种植的果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云 摄
说干就干,那些年,村两委为此不少奔波,不仅要解决人民入社问题,还要想办法把水路不通的地理劣势解决,好在,恰好赶上了国家扶贫的政策扶持,自2017年起,国家共投入500多万,将水引入水库方便农民取用、利用光伏发电解决用电难问题等等,用于为汉桥村创造良好的改革环境,并在2018年不断投入资金到产业园、合作社,大大推动了汉桥村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在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合作社流程后,汉桥村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大力发展起二三产业来,说到这,队员们不禁想问,这些优秀的点子到底都是怎么想到的呢,书记笑了笑说,这些都是集体的智慧,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是无限的,集思广益,便能得到更多优秀的想法。随后,书记带领队员们去参观了合作社的木耳大棚,大棚里培养木耳的木屑都是用村里果树废枝条做成的,充分利用了资源,科学种植,降低了成本。
用果木屑做成的木耳培养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云 摄
村书记说:“我的使命就是,以致力于增加老百姓幸福感为己任,眼前的成果不是最好的,我们仍旧在不断学习和不断充实工作的道路上前行。”,让小队队员感到十分震撼。这次考察,让萤火小队的队员们充分认识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领略到了在基层党建引领下,乡村的大发展和大振兴,也感受到了,这一群群令国家地理标志之一——烟台苹果屹立起来的先辈们的汗水与付出。
萤火队员与书记一行人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云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67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