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荆坪古村,探祠堂文化
2016年7月11日上午,在院党总支副书记杨世万以及三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荆坪古村,在杨荣欢师兄耐心细致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关于荆坪古村的历史发展演变以及潘氏祠堂的历史文化。
荆坪古村是一个文化历史非常悠久的地方,所以人们常说她是一个美丽而古老的村落,说她美丽,是因为她长在清幽的舞水河畔,和繁华的都市不过一水之隔,但她始终乘着千年的风,淌着万年的水,古风古韵犹存,给后人保留了一份纯真的美、醉人的美。码头边捶衣浣纱的村妇,古树下巧编斗笠的少女,九宫八卦巷弄里嬉戏玩耍的孩童,这一切无不构成一幅幅美丽和谐的画卷。
推开厚重的大门,我们仿佛打开了通往四百年历史的时间隧道。天井、厢房、殿堂,光线很好,四周透亮,但由于承载着厚重的沧桑,仍显得森森沉沉,肃穆寂静。潘氏宗祠见证了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经历过战争、匪患,但最可怕的是是洪水。在它的外侧墙壁上,离地面5米高的地方,有青石镌刻着15个字:“嘉庆陆年端阳后三日洪水涨至此记”,如果不是这块小小的石刻,谁能想见这温柔娴淑的舞水河曾经如此放荡不羁,它几乎毁灭过整个荆坪村。在潘氏宗祠右侧有族学馆“转角楼”,至今还保留一块当年兴办族学馆的记事碑文。
潘氏九甲将其祠堂祖业全部拿出办学,使家族当中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的子孙有了读书的机会,家族对教育的重视使得潘氏“科甲连绵,人才辈出”。
这次实践活动对于我而言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提高,团队之间互相团结,学会沟通交流,学会临场应变,更在跟当地人交流过程中历练了自己表达沟通的能力。最后,再次感谢学校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在学习中丰富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潘氏祠堂)

(调研组成员图)

(调研组成员在与当地人们交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三下乡心得体会经过了几天的实地考察和学习之后,我们的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经过此次活动,我收获颇丰。这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而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
张永嘉 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经过几天的学习与宣传之后,我们此次的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经过此次的活动,使我收获很多,但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此次的三下乡之行,在实践中我学到了很……
许振东 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我们利用享受暑假的时间背起行囊,和队友踏上征程,去“三下乡”,深入农村,体验生活,这是次难得的机会,争取在这短暂的时光中能成长起来,增长见识。就在去年我国各地都进入了主汛期……
徐思远 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心得经过了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收获到很多东西,虽然过程中经过一些困难,但是也是圆满的完成了这次活动。我也深刻了解了防汛救灾的重要性。因为疫情的情况,我们这一次三下乡是……
苏威健 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很荣幸参加这次三下乡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自身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以及与他人协作的重要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谓“知行合一”一些事物只有亲身去做了,才能获……
赵世杰 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防洪防汛,风雨同舟2022年夏季,在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的领导下,开展夏季洪涝灾害宣传的工作。此次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在暑假期间有效的利用时间在自己的家乡开展放洪防涝宣传的工……
于燕 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防洪防汛,风雨同舟2022年7月我校组织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疫情原因,共青团安阳工学院委员会决定本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各自的家乡组织开展。防洪防汛的宣传是为了……
徐思远 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防洪防汛,风雨同舟2022年夏季,在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的领导下,开展夏季洪涝灾害宣传的工作。此次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在暑假期间有效的利用时间在自己的家乡开展放洪防涝宣传的工……
任康瑞 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