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网报温州8月13号电(通讯员 陈和佳 马胡勇 蒋励)2019年8月2日至8月12日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行浙南调查团队”在温州地区开展了为期三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探索新时代下温州地区的环境生态治理情况。
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一脚迈入新时代,全国各地产生了各具特色的生态发展新模式。为全面贯彻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指出的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千年大计,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此次“艺行浙南调查团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历时9天,走访了温州两个区域(三垟,瑶溪)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走访各地民居,居委会和群众服务中心,从不同方面、角度、领域展开深入了解,实地考查各个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状况,力求通过这些努力能够对全国各具特色的生态发展新模式产生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解密新时代下温州地区生态发展新模式对人民百姓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团队首先走访了三垟地区三垟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咨询其当地政府对相关集体措施。三垟湿地是温州地区重要的湿地资源之一,三垟湿地公园由众多河道和161个岛屿组成。规划总面积约12.4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70.9平方公里,水面3.39平方公里,是集生态保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游乐为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而前些年由于人们环保意识淡薄,加之周边小型作坊不断泛滥,污染严重导致三垟湿地失去了本来的面貌,但是在近几年政府联合下属各个社区街道办事处对湿地及周边居民区进行河道清理和整治,加快违章拆迁工作并优化环境,推进周边绿化工程设施建设。值得一提的是,三垟街道对于河道治理有定期组织快艇进行河道的清理,成立“美丽三垟行动队”,实行“河长制”,不定期不定时安排志愿者前去对河道进行巡逻以及清垃圾捡破烂的任务。
团队成员向相关工作人员了解环境状况(通讯员 蒋励 摄)
此外,团队结合当前“垃圾分类”的时事热点,深入走访了三垟街道南仙社区了解即将在温州地区实行的垃圾分类政策。团队采访了社区居委会负责人有关垃圾分类相关政策并了解到南仙社区是最先开始响应号召的社区之一,同时,该社区住宅区也是温州市垃圾分类的示范点,其中一个分类特色是小区里面有专业的垃圾分类设备,居民再次进行正确垃圾分类,可以获得积分,在机器上用积分兑换相关物品,此举旨在可以极大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并加强其环保意识。
区政府垃圾分类工作简介 (通讯员 林季冬 摄)
住宅区垃圾分类奖励机器 (通讯员 林季冬 摄)
同时,负责人向我们解释,当前环保工作仍然具有一定挑战,但是在慢慢改进。现在大部分地区还是前端分类好,到最后还是一起处理,垃圾分类的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需要对民众进行相关宣传教育。
团队成员向社区负责人了解进展情况 (通讯员 蒋励 摄)
瑶溪地区瑶溪因瑶溪村而得名,当地环境优美,是温州重要的环境明信片,团队成员在结束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后随即展开了对两地居民的相关问卷调查。团队成员了解到,瑶溪镇民众对当地政府和社区的环保工作表示高度赞同,并且积极参加响应,一些居民志愿参与进行垃圾清扫和对河道进行巡逻。
团队成员和当地居民交流环境治理情况 (通讯员 林季冬 摄)
之后通过详细的问卷调查,团队发现当地大多数居民对于即将实行的垃圾分类的制度是持支持态度的,不过,民众对于相关分类知识的掌握仍然比较匮乏。
团队成员和当地居民探讨垃圾分类政策 (通讯员 蒋励 摄)
最后,团队又前往七都岛进行调研,七都岛地处瓯江下游,是重要的水运枢纽,但是过去七都岛长期受自然原因影响,导致当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人们对环境保护观念理解不深入,环保意识不强,以至于当地河道污染严重,时不时会有垃圾漂浮,以及农田里的塑料瓶,且当地居民焚烧秸秆现象较为突出,但是在经过相关部门治理和教育指导 后,环境污染问题被有效地解决,七都岛又恢复到原来美丽的自然景色。
实地走访七都岛某处农田 (通讯员 马胡勇 摄)
本次温州乡镇地区环境生态调研是“美丽中国”实践主题的重要部分,队员们深刻感受到浙江省河湖建设中采取的 “五水共治”、“一河一策”的方针理念,以及温州市地区对垃圾分类的重塑创新。此次的调研工作,实践团开启垂直调研方法,践行从党群部门到社区居委会再到民众去的研究思路,典型地区优先走访的调研模式,结合国家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发展因素,对多个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深入考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29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