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山埋忠骨 精神育后人

来源: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水木清华

爱国与教育
在野寨中学实践调研期间王校长带我们参观了野寨中学校园内的革命英烈墓为我们悉心讲解了野寨中学的建校由来,并带我们参观了范苑生先生纪念馆。从王校长口中我们得知范苑生先生是烈士墓以及野寨中学的奠基人。1941年时任安徽省第一行政区督察专员兼区保安司令的范苑生先生,为表彰国民革命军176师的抗日功绩,启迪后人,发扬爱国精神,倡议修建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并在公墓所在地创办安徽私立景忠中学,亲任学校董事长兼校长。当我们问及野寨中学校训中的“景忠”作何解时,王校长解释野寨中学原名为景忠中学,“景忠”意为景仰忠烈,立校之初是为以校护陵,希望后生可以体会抗战不易,激发莘莘学子的爱国情怀,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只是建国后为响应国家政策“校以地名”,景忠中学更名为野寨中学。
王校长为我们耐心介绍了野寨中学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课是野寨中学每年新生都要上的一堂重要课程,每年新生入学之际,学校都会组织高一新生祭奠烈士墓、瞻仰烈士纪念碑,向他们讲解抗日英烈的英伟事迹;每年高三学子离校之前,学校还会在景忠祠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希望以此激发、培养广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不负老师的谆谆教诲,不负学校苦心,不负先人期望,不负国家寄望。深厚的历史条件为野寨中学提供了爱国主义教育丰厚的资源。从王校长口中我们得知,野寨中学依托深厚的历史条件,将爱国主义落实到日常教学中,致力于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野中人。王校长还特别强调了野寨中学在教学中一贯提倡忠孝,在野中人看来烈士为国捐躯、为民族献身是最大的忠,最精诚的孝。野寨中学全体教职人员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忠孝观,野中不仅希望将一个个孩子培养成才,更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长为健康健全的人。王校长自豪的介绍到在野寨中学毕业学子的帮助反馈下,野寨中学的教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教学成果也越来越显著。
结束对王校长的采访后,王校长还特意提议我们到野中的校园去逛逛感受一下野中的人文魅力和教学能力,也方便采访一下学生。因已是七月,校园内的学生并不多,幸好我们遇上了几位野中学生,从他们口中我们知晓野中每年都会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在日常教学中提倡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他们关心之至。鉴于野中学子对我们采访的话题的回答与王校长所说的不谋而合,再此就不多作介绍。
采访结束后,我心中感触颇多,一来惊叹于野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卓越成果;二来惊叹于野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但心中仍旧牵挂的是爱国主义在教育中引领作用。回想过往十二年所受的教育,爱国主义如春风细雨于潜移默化中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从书本上我们懂得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如果要谈近现代中国的教育,一定避不开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歙县人,是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线,贯串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创新在这里指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创新还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含义。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早在他创办南京安徽公学时就为这所学校提出三个教育目标: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审美的意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在我的家乡歙县有一座陶行知纪念馆,馆中陈列了先生的教育教学著作、办学设计稿纸以及先生日常生活用品。通过参观纪念馆,我了解到先生的办学初衷,办学思想,以及先生为实现自己教育思想不断进行的实践。在那般艰苦的条件下,先生克服种种困难,拓宽了教育现代化的小道。先生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初衷,再接再厉,前仆后继,屡败屡战。现在先生的纪念馆是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希望后生可以以此为媒介,体会先生办学的意志,更希望后生可以从中体会到爱国主义。须知爱国主义并不是只是在疆场上浴血杀敌,爱国主义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中。在那段动荡的时代,仁人志士辈出,先辈们本着救国的初衷深入各行各业,不断实践商业救国、教育救国。在当下,整体和平局部摩擦,世界并不如我们所想的太平,而我们现在所享受的安宁是以先辈呕心沥血换来的。最后以先生的一句名言作结:
“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25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循古迹,启新章,龙潭古镇故事长

酉阳7月28号电(通讯员蒋晨曦何曼彭丽燕)为响应国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深入探究龙潭古镇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2024年7月10日至15日,重庆人文…… 蒋晨曦 彭丽燕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应急救护筑安篱,街头巷尾安如旧

酉阳7月27号电(通讯员彭丽燕蒋晨曦何曼)为普及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公众的自救互助意识,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阳,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1日下午深入重庆市酉阳县赵…… 蒋晨曦 彭丽燕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青春播撒田间梦,实践浇灌农耕情

酉阳7月27号电(通讯员彭丽燕蒋晨曦何曼)为传承和弘扬传统农耕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中式农耕文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阳,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前往酉阳县龙潭镇,开…… 蒋晨曦 彭丽燕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牢牢把关防诈骗,共筑乡村宁谧天

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诈骗手段日益翻新,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防诈意识,增强防范能力,2024年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承古启新探真知,特色实践文化梦

为了了解和传承酉阳传统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在2024年7月14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课堂体验,将粘土艺术与酉阳文化相结……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急救宣传播四方,生命防线坚如钢

为了加强应急救护的了解,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在2024年7月11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为当地居民宣传应急救护知识效。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们在村庄的中心广……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摆手欢歌遍酉阳,民族文化耀光芒

为了深入了解龙潭古镇摆手舞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了解当地摆手舞文化的历史与魅力。阳光洒在龙潭古镇的青石板路……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酉阳古镇梦回千古,筑梦行程绘华章

酉阳7月30日电(通讯员方乐乐蒋晨曦何曼)为纪念革命先辈、传递红色精神,在这个盛夏时节,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3日,赴重庆市酉阳县龙潭古镇,以实地…… 蒋晨曦 方乐乐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走进枣庄巨山建筑服务公司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

为推动革命精神走进基层一线,提升企业职工的历史认知与思想共鸣,在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

传精神践使命,凝聚奋进力量

为大力弘扬兵团精神,传承红色基因。3月29日,青听兵说·卫国戍边实践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志愿服务部和宣传部走进花园社区,联…

外国语学院2216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维护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从我做起

(通讯员王小连)4月1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2216团支部在3301教室举办了本月的团日活动。本次团日活动正值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传承红色薪火 践行使命担当 —— 护理学院志愿队前往浙江台州宣讲遵义会议

寒假期间,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积极响应号召,结合“返家乡”社会实践活…

传承遵义薪火: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开展寒假 “返家乡” 遵义会议精

为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紧扣寒假“返家乡”…

最新发布

“豸浦”村里见质朴
6月27日佛山电(通讯员张素娜、钟敏淇)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致远之队古村落调研小组于6月27日来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
关爱老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老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人民网8月23日电(通讯员魏桅)对于老人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呢。今天我们带着礼物去养老院看望老人们,可是今天早上老人刚吃过药对于食物暂时有忌口所以只好麻烦院长保管食物。图为志愿者放京剧给老奶奶看青…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彩羽”支教团举行“教育”主题演讲
8月23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彩羽”支教调研团举行主题为“教育改变人生”的演讲会,演讲会由团队成员林书伟主讲,全体学员于会议室集合参加演讲会。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切实做到“激发兴趣为主,扩展…
了解林森的历史事迹,学历林森的革命精神
我们进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后,我们认真学习了革命先辈林森的事迹。1928年2月,林森被选为国民政府委员,10月当选为立法院副院长,接着又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31年12月23日,接替因九一八事变而下…
给孩子描绘一个梦--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颍上县红星镇吴寨村暑期实践
给孩子描绘一个梦生科院“助力扶贫攻坚,勇做时代先锋”三下乡团队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生命科学学院“助力扶贫攻坚,勇做时代先锋”三下乡团队在颍上县红星镇吴寨村…
参观学习红楼
7月9日上午,“豫见江城”暑期社会实践队到达武汉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怀着对无数革命烈士的崇高敬意,怀着对伟大革命先行者的缅怀,我们参观学习红楼。1981年开馆至今,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参观红楼,学…
上海之旅,追寻足迹——苏州大学叶圣陶五四教育观实践终章
上海多伦路文化街是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俯仰两无愧,姑苏百年灯’——叶圣陶五四时期教育观初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七月七日的目的地,也是四天外出实践的最后一站。团队提前一天就买好了返程的高铁票,于…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青春之光志愿团暑期墙绘活动
2019年7月8日傍晚,由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学生参与绘制的宣扬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墙绘在和平街道公交车站对面的宣传墙上基本绘制完成。此次活动由孙艺铭老师带领,青春…
雨后会有彩虹
今天是我们在一起的最后一天,经过这五天的接触,我更加了解了这些特殊儿童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接触的时间不多,不能详细的了解每个小朋友。但是,我了解到的小朋友中,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他…
参观历史红楼,学习革命精神
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掀起了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起义,即武昌起义,由此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序幕,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推翻了延续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