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实践感悟]青砖小瓦,琴音纸情:传承千载文化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白露露

7月8日,作为安徽师范大学赴合肥长临河镇探访吴氏宗祠团队的一员,我来到了长临河镇这个历史悠久,山水相依,人杰地灵的古老小镇,这里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但这里的人文精神更令我深深沉醉,流连忘返。

百年宗祠,家风传承

“乃祖身兼将相祟,诸孙玉立有家风。”站在吴氏宗祠这个宏大而又庄重的建筑的面前,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既是身体上,更是心灵上。我对它厚重的历史表示慨叹和尊重,从明万历年间始建,经历了民国烧毁又复建、1973年被拆,直到2009年复建完成,它依旧保持着固有的庄重与宏伟,静静矗立在长临河这个古镇上,深刻在每一个吴氏子孙的心间。

“忠于国家民族,孝顺父母长辈,慈爱后代子孙”是吴氏的家规,从中我看到了吴氏先祖浓厚的家国情怀,从国家到父母子孙,将国家民族与自身家族融为一体,与国家同命运。同时,吴氏也很重视教育,曾办过私学“养正小学”,还将读书教育记在了家训“读书可明理、可启智,爱读书、读好书,长知识、增智慧,可安邦定国”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可见,吴氏先辈们非常有先见之明,以读书启蒙教化吴氏子孙,培养人才,既为推动国家发展做出贡献,也促进了吴氏一族的兴旺。

家风传承是我们青年一辈的责任,家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我们可以通过弘扬自己家族的“德行”、“家法”、“家训”,将其与国家的“德治”与“法治”并行起来,真正做到家国一体,共同发展。

千年古琴,匠心独运

“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此次文化调研中,我们拜访了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斫制传承人朱志刚师傅的“朴拙堂”里,亲身感受到了制作古琴的不易,纯手工制作一把琴所需要的时间少则一年半,多则两年多。朱志刚师傅说他已经坚持斫琴工艺几十年了,对古琴就像是对自己孩子一样。对他这种热爱古琴,坚守初心的精神我表示深深的敬佩。

我想起了纪录片《大国工匠》,那里面所讲述的“国宝级”技工们无一不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完美和极致。朱志刚师傅也正如他们一样,在斫制古琴的工艺上坚守初心,精益求精。但是,在如今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下,我们年轻人大多忙碌,做事一般求速度往往忽视了质量,偶尔闲暇时也会选择看手机和玩电脑,很少有人愿意花费两年的心血和精力来制作一把古琴。所以,像大国工匠们和朱志刚师傅这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才更值得学习和传承,我们青年人也应该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厚积薄发,修养心性,努力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传统剪纸,纸短情长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剪纸是一种流传已久的民间艺术,有着独特的魅力。为探寻剪纸艺术文化,我们去了长临河古镇街角的剪纸艺术馆。令我大为惊叹的是馆内的所有剪纸作品都是由馆长爷爷亲自参与制作的,还有一幅约十二米长的剪纸是老爷爷花费一个多月才完成的。里面的作品种类各异,有名人像、农作物和动植物等,每幅剪纸作品背后都有一段独特的故事,都蕴涵着手工艺人对剪纸艺术的无限热爱。

在拜访剪纸艺术馆之前,我本以为剪纸不过是简单镂空刻画就行了,但通过现场拿出纸来剪后,才知道看花容易绣花难,我盯着自己手中被剪得歪歪扭扭,极为难看的图案,为之前自己愚蠢的想法而感到羞愧。

正所谓“纸短情长”,剪纸剪的虽是图案,但表达却是浓浓情意和祝福。剪纸艺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这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传统艺术逐渐消失的今天,手工艺者的娴熟完美的技艺愈发显得珍贵,而对这种技艺的继承和传播也就愈发迫切了。

7月16日,我带着满心留恋与不舍,收拾行囊踏上返程之路。十天的实践调研活动虽然短暂,但我却收获了很多,认识到家风传承的重要性,感受到吴氏家族的浓厚家国情怀;拜访了古琴斫制和剪纸艺术的传承人,了解传统艺术的魅力所在,也希望更多人能传承这些古老的手工艺术;最后则是能有幸与长临河这个千年古镇结下一段缘分,与我的队友们结交一段深厚的友谊。“潜心画栋亦雕梁,恍如隔世散古香”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我们一直在路上。(文/白露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21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陕西理工大学 “筑梦前行扬帆起航”社会实践支教团中期总结汇报在南郑区阳

7月16日下午,陕西理工大学“筑梦前行扬帆起航”社会实践支教团中期总结汇报在南郑区阳春中学举行。陕西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钟小龙、学工部副部长岑道权、实践团带队教师陈琰、阳春中学校…… 王豪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查看全文 >>

陕西理工大学阳光公益课堂 | 我们既是老师,也是学生

伴随着孩子们的笑声,我们睁开了惺忪的睡眼,迎来了支教的第二天。像昨天一样,孩子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学校,我们在饭堂吃早饭的时候就隐隐约约感受到了孩子们熙熙攘攘走进校门的欢声笑语…… 王豪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涌泉回川宣讲队去往乐山一中宣讲

1月23日河海大学涌泉回川源泉队到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高三13班进行返校宣讲活动步入大学已经有一个学期,团队中的同学们已经…

送春联,暖人心

送春联,暖人心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社区中老人们感受春节的温暖和关怀,2025年1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

武汉大学全国文化遗产活化传播调研实践队赴山西省博物院实践

实践背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见证者,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大地之上。习近…

智享老年生活 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智享老年生活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最新发布

分垃圾,入人心,美华容
分垃圾,入人心,美华容(通讯员:易思汗任秋池彭咪张啸宇)为了更好地了解华容县城当地垃圾处理的现状,8月19日,迎着清晨的那一缕阳光,湘潭大学商学院学生干部赴岳阳考察团一行人来到了华容县市容环境卫生…
共舞共享,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共舞共享,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通讯员:易思汗李昊昌张啸宇)为了进一步的推动全民知晓垃圾分类,全民参与垃圾分类,8月22日,在夜近黄昏的时候,伴着微弱的霞光,湘潭大学商学院学生干部赴岳阳考察团一行人…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新兴之火“创新创业见习暑期实践活动
今天是7月13日,是社会实践的第三天,“新兴之火”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今天的任务是在集发农业梦想王国发放调查问卷,此次调查是采访游客和员工两种不同身份的人,年龄跨度也是非常之大,从而达到不同角度发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新兴之火社会实践团”暑期实践活动
今天是7月13日,是社会实践的第三天,“新兴之火”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今天的任务是在集发农业梦想王国发放调查问卷,此次调查是采访游客和员工两种不同身份的人,年龄跨度也是非常之大,从而达到不同角度发现…
【暑期实践育人】播种希望 支教新集
为践行三下乡暑期实践育人活动要求,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农村的孩子增长知识、拓展视野,7月13至7月18日,我院赴杨凌区新集村支教服务队暑期支教班在新集村村委会为孩子们开展课知识拓展课。回顾六天的支…
挥手告别原阳情,念念不忘老人心
挥手告别原阳情,念念不忘老人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赴鑫康源养老院社会实践团7月18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天,队员与老人们已经朝夕相处了十多天的日子。在分别之际,多少与在院老人…
诉说岁月老故事,细数过往旧时光
诉说岁月老故事,细数过往旧时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赴鑫康源养老院社会实践团在此次实践中,团队接触到了许多老人,也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故事,带来了各方各面的感慨。其中有一位老爷爷年轻时是一位…
军训那些红
(一)一转一转,他终于把领花固定在领角。加上臂章和帽徽,一套笔挺整洁的军装就这样配置齐全了。穿上军装的他,像一株正值抽枝挺节时期的松树,有力又不失锋芒。好像有一种难以言明的精神在鼓励着他。他有…
“银杏之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撰写调查报告
8月21日早上,“银杏之旅”暑期团队召开集体会议,研究在外出调研已经结束的情况下,如何撰写调查报告这一核心问题。经过讨论,团队决定从整理材料,构建框架,丰富细节三方面着手完成调查报告。整理材料是把…
山东大学“凤归巢”调研团赴黄湾医院参观调研
8月20日上午,山东大学“凤归巢”调研团来到安徽省凤阳县黄湾乡黄湾医院开展实地调研,以调查新农合在乡镇医院中的普及情况以及医院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到达黄湾医院后,调研团受到了医院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