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8日上午9时,南昌大学法学院赴福建省福州市“脱贫攻坚,产业振兴”社会实践队一行驱车来到了寿山乡前洋村,对该村村民脱贫致富与村内产业建设的相关情况开展调研。通过一天的走访,实践队员发现,前洋村通过旅游这一第三产业,正在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的康庄大道。
一进入前洋村,入口处的农夫集市便映入眼帘。据了解,农夫集市是一座集宣传展示、电商平台、农业教育、土特产线上线下交易、乡村物产田园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乡村公共服务建筑。其紧邻国道,是前洋与外界沟通的门户,也是村里人走出乡村的第一站。建筑利用山边两座废旧的老宅改造而成,两栋老房子修旧如旧,木梁青瓦,完全保持了这里原有的风貌。
实践队首先来到了前洋村村委会,前洋村委会副主任刘昌明热情地迎接了队员们。采访中,实践队员了解到,前洋村全村总面积6.2平方公里,经合社成员750人,距离福州市区仅9公里,是北峰片区融入城区“半小时经济圈”的重要节点。
(刘主任向调研队员介绍板桥村近年来产业发展状况)近年来,寿山乡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强乡战略,紧紧围绕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把生态资源禀赋、近城区位优势及深厚文化底蕴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刘主任补充说道,“我们村获评了乡村旅游特色村,村里现在打造民宿、保留古建筑、发展农业观光等,在乡村旅游方面不断深入探索。除了旅游业,我们村还对环境进行了整改,获得了‘省级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村’、‘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荣誉。”
(前洋村党建广场)随后,在刘主任的带领下,实践队来到正对村委会的党建广场。党建广场包括初心台、红色领航乡村振兴展示区、光辉历程、领航之路“四大主题区”。其中,正中央的初心台是一面党旗及入党誓词;红色领航乡村振兴展区,结合乡村振兴“五大振兴”目标,全方位展示前洋村规划蓝图和建设成果;光辉历程展区综合展示了从1921年建党至今,各个时期的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领航之路上,前洋村全体党员当先锋、做示范,在孝老爱亲、邻里和谐、敬业奉献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前洋村坚持以“小广场、大党建”的思维,实现党建教育基地由室内向室外、教育模式由相对封闭向对外开放、教育对象由党员内部向党群一起的“大转变”。在党建广场的参观中,队员们能深切感受到党建引领乡村工作的强大优势,以及党建带领农村产业振兴的强大动力。
在以旅游业为主推动第三产业时,前洋村紧抓“省级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村”这一机遇,污水处理、垃圾分类、改革旧旱厕、整治农房外观、建设基础设施等多项举措多管齐下,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提升。据刘主任介绍,以农房景观整治为例,前洋村离市区较近,交通相对比较便利,村民经济水平相对较高,基本没有砖瓦房,都是砖混水泥房。前洋村政府因地制宜,采用真石漆对农房的外立面进行改造,有着农村小洋房的格调。放眼望去,秀美绮丽的乡村风光尽收眼底。
(调研队员采访刘主任关于前洋村乡村振兴其他方面情况)另一方面,前洋村以建立信息资源采集和共享应用体系为目标,积极推动全村信息化平台建设,并联合福建四创公司与联通公司共同承建,目前已建成村级管理平台与微信小程序,还融入了农村电商、农技教学、普惠金融、农业科研等功能。平台已经具备了乡村电商服务、知识技能服务、惠农贴息贷款服务三大功能。信息化建设将让政府、农业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均真正享受到便利,此“互联网+”的新模式必将给乡村建设与产业振兴增添新的动力。
通过一天的调研,实践队对前洋村的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的其他方面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历史机遇下,前洋村加强党建,整合全村资源,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着力发展民宿、古建筑、农业观光几项旅游业。此外,多举措的环境治理,使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提升,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产业。在全体村民的齐心协力下,在政策的有力倡导、上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前洋村在产业兴旺的康庄大道上持续迈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20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