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团队成员实地考察了大西路的一个年代悠久的小巷—板壁巷。它处于大西路西段,银山门脚下,东起三元巷,西至贾家巷。巷子不长,仅百米,很窄,一米多宽,水泥砖地面。板壁巷的名字来源于巷子里那一个个包裹在“拐角”处的板壁。板壁巷的地名应该形成于清朝末年。一位闵姓居民在外经商,发财后回到故乡镇江,带领全家老小做善事。他把自己家最大的房子装修一新,成立了一所盲人收养所。为了方便盲人进出巷子,不被墙角磕碰到,他把一条巷子所有的“拐角”都打成圆角,并用木板包起来。盲人走进巷子,用盲杖敲击板壁,就能够找到“收养所”。闵老大的义举感动了许多人,老百姓从此把他居住的巷子叫板壁巷。或许板壁巷与慈善有着很深的渊源,这里的居民也十分和善,关系十分融洽。巷子两边常常看见老街坊们聚在一起聊家长里短,小小的巷子,充满着浓浓的爱。
团队成员拜访了一家居住在大西路板壁巷的居民。这是一个四代同堂的美满家庭。据家中的奶奶介绍,他们从1959年就开始在这里居住,期间经历过一次翻盖,垫高了老房子的地基。作为民国时期的建筑,在周边陆陆续续进行拆迁的大环境下,这里只是做了一些改造。奶奶说,这些年大西路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政府一直在努力保留大西路原来的风貌。在大西路上生活的老居民都对这一条街的老字号抱有深厚的感情,三五天就会和朋友一起去老宴春喝个早茶,或者是去面馆吃个面条。除了价格随时代翻番,这些老字号的店面、口味都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同时,奶奶也感慨道,大西路曾经是一条非常繁华的大马路。随着时代变迁,周边很多地方都拆迁重建,这条路不可避免地衰落了,不复昔日荣光。
奶奶说,板壁巷以前是给商人做木材生意的,又有个俗名叫残疾人巷。在以前,这条巷子的所有拐角都被板壁包裹成了圆形,方便盲人和残疾人行走。经年累月,板壁不复存在,但是圆形的棱角得到了保留。随后,奶奶走出家门向团队成员对这条巷子的构造进行了展示。通过触摸圆形的拐角,成员们好似触碰到了一段厚重的历史。
总体来说,生活在大西路社区的老城居民们,对于自己的生活状态还是很满意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也对自己的住房和院落进行改造,为防止地势低洼引起的积水,他们将地面加高,砌上水泥。有些家庭四世同堂,多年以来在不太大的房屋里认真生活着。居民们表示,改革开放后,老字号店铺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尤其是餐饮类的行业,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老味道。社会不断变化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的房屋也不断翻新,生活质量越来越好。老街中的居民们对于老字号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他们大多是中老年人,对从小生活的土地,从小就接触的饮食有眷恋的情感,他们的存在也影响着下一代人的消费观,将老字号的消费传统延续下去。
(苏州大学实践团队供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16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