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开始我也没想到我会来到彩云之南这个神奇的地方,从青岛到昭通,两千多公里外的相约,所以说每个队伍的组建都是缘分使然,五男两女,我们就这么踏上了征途。2020年全面小康即将到来,在这之前我们要深入祖国的西南地区,探寻中国脱贫工作的进展情况,在特色产业和特色小镇大火的当下,争取总结出可供所有特色产业链应用的运营措施,,为我国的脱贫攻坚战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黑颈鹤栖息地,大美大山包
我们的第一站是位于昭通市西部的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经过当地的开发,如今大山包已经成为一个不错的旅游地,摄影家们说这里:“有拍不完风景。”我们遇上的第一个当地人是一位在马路边卖烤洋芋的老奶奶,当时一望不绝的山和触手可及的白云蓝天已将我们迷得神魂颠倒,但老奶奶的出现将我们拉回了现实——虽然大山包风景醉人,但是因为路途遥远,总体来说来此旅游的游客不是很多,当地居民们还是主要依靠畜牧业维持生计,另外就是在路边卖一些特色食品给过路游客。
镇政府官员的话还是带着些许沉重,异地安置扶贫是现在大山包正在进行的一项主要扶贫政策,经考核合格的居民会去往就近的集中安置点,但是目前为止任务还是很重。政府办公室里遍布关于扶贫安置的文件,看窗外,五星红旗正迎风飞扬,还是迷人的蓝天白云,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山包的贫困居民们一定都会得到妥善的安置。
图为队员们在向路边卖烤洋芋的老奶奶了解当地情况。 李经纬 摄
特色水果产业,尚待继续发展
昭通出名的有六大产业,其中水果占很大一部分,因为其地理位置占优,降雨量也合适,我们在途中就去了一位老农的玫瑰葡萄园一探究竟。老农们都在路边摆上自己的葡萄,等待路过的行色匆匆的人们什么时候偶尔想停下带几串葡萄回家,那一条街长几十米左右的距离,全都是简陋的葡萄摊。老农们很热情,但是在我们提出想去葡萄园看看后,他们的情绪很明显不如刚开始高涨了,其中一位的话我记忆犹新:“我连自己的家都养不活,哪有空再去带你们去葡萄园瞎逛。”一语间透露出的满满都是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昭通的水果质量确实优良,但是农民们个人几亩地几亩地的种植太难形成有效的收益了,专门来收购水果的商家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靠路边的零售又太慢,让葡萄三到四天的保质期显得太脆弱。老农对我们说他的几亩地葡萄的收益根本不足以维持自家生活,现在年龄还没有到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农闲的时候还要出去打工争取生活费用……五十几岁的人看上去像有七十岁,实在让人心疼。
图为队员们前去葡萄园采访当地农民。 常闯 摄
苹果马铃薯之乡,助力昭通脱贫
队员们最后来到了昭通市苹果研究所,并在此见到了苹果研究所所长和高作所所长,二位分别向队员们介绍了昭通苹果和马铃薯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状况。昭通市的自然条件优越,加上作为山区的限制,发展苹果和马铃薯种植业也是因地制宜的最好选择。政府很重视宣传工作,让昭通苹果和马铃薯打出来响亮的名号,这也让昭通的苹果马铃薯产业更有希望成为支柱产业。
每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资金、科技、政策,对应着企业、研究所、政府,三管齐下才有最好的效果,不断地进步才有更高的上升空间。昭通人民积极寻求农科院及大学的外来科技帮助,引进新品种,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改良苗木,使得其性状表现得越来越好,两位所长都很随和,也经常实地进行调查研究,有如此亲历亲为之人,如袁隆平先生,特色产业来日可期!
几天的调研时间倏忽而过,我们见识了很多当地的产业,了解了各级政府扶贫办对下属县区或者村落的督促之心,同时队员们也在一起增进了感情,七人行途中闹过矛盾,产生过分歧,但很幸运我们呢每个人都将调研进行到了最后,一起走过昭通的大街小巷,一起踏入政府部门高高低低的门槛,一起熬夜写新闻,相互勉励做好各自分内的工作,有此一行,实是人生一幸事。
希望云南昭通在脱贫路上越走越好,助力我国按时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也祝愿祖国一直繁荣昌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12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