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
——题记
今年暑假,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有一支特别的实践队,他们肩上分担着促进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重任,将利用此次社会实践深入高校优秀社科学报编辑处,交流社科期刊的评价机制,学习办刊的方方面面,探索学校乃至中国未来人文社科研究的发展前景。
8月20日上午,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寻梦博爱之都,助力工大人文”实践队走入了南京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与社科学报编辑主任宋老师展开了会谈。在听取了此行目的之后,宋老师首先指出,以现在权威的社科CSSCI评价机制为例,其中影响因子这一评价指标将占据很大的比重(80%左右),其次剩余比重应由被引频次主导,但评价机制应多方面参考、完善。随后,宋老师与实践队一起商讨,制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社科期刊评价二级体系。业内人士都知晓,南京农业大学的社科学报一直是学报界的佼佼者,其办刊的诸多方面均具有很多参考价值。在问及办刊经验时,宋老师指出,南京农业大学的社科学报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农业,这与南农大农业优秀的学科发展息息相关。并且在办刊之初,为了鼓励社科版的发展,学校会出台很多政策大力支持维护校内优质稿源(校内投稿占比80%),政策包括在职称方面将校社科学报与C刊看作同等地位。学科特色鲜明外加稳住校内优质稿源,南农大社科学报很快进入C刊行列。谈及学报的进步发展时,宋老师给我们指出了两条路:1、发展自身特色、强势人文学科依托,稳住校内优秀稿源;2、专家约稿,建立核心作者群,提升期刊定量指标影响力。
下午,实践队前往东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处,与艺术板块编辑卢老师开展了会谈。东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及办刊发展历程与南京农业大学具有的共同点是都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以及强势的学科发展,并且东南大学校内人文专家资源颇为丰富,这将对办刊有着很大益处。在问及办刊经验时,卢老师直接利落地指出为了促进社科学报的发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发表当代热点栏目的文章,以此来获取更高的影响力。但这样做就要把文章及学报的后续生命力放在第二位,毕竟定量评价数据与学报一个长时间内涵生命力,二者有时二者不可兼得。他还指出一个学报只有到了一定高度才有更多资源,才会激发更多潜能。
最后,结合西工大社科学报发展的现状,实践队与两位老师就学报发展达成的共识是:精准定位,大力发展特色鲜明的强势人文学科;并同时利用专家约稿、热点栏目等手段不断提高学报定量影响力;学校也要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稳住校内并吸引外校优质稿源。
通过此次实践,实践队不仅对社科期刊评价体系有了深入的认知,还学习到了优秀高校社科期刊办刊的宝贵经验,并且也激发了实践队对人文社科发展现状的深入思考,这都将对本校乃至全国的人文社科发展添砖加瓦。
由于人文社科是一种受众面极小的研究,在此研究上,光鲜的评价数据与研究本身的内涵有时总会面临分叉口,但无论怎样,只要越来越多的人给予人文社科更多的关注,去激发越来越多像我们实践队一样的理工科学生参与到人文社科的研究中来,多思考、让哲学贯彻进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信这会为中国持续很久的人文社科改革提供一个更加清晰的方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07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