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前,桃林尽头居一奇村,百姓安居,与世隔绝,复寻而不得。
渝鄂交界,苍茫的七曜山脉里,驱车穿过石子径,趟过悬崖,在参天古银杏树荫蔽之中,可得一村,唤曰金铃。
村中吊脚楼错落,瓜果藤蔓中,石板小路似有似无,炊烟和云雾在山间缭绕,阳光映照下来,透过云雾的山峰如同金色的铃铛。
这便是金铃村名字的由来。
重庆大学五彩石暑期支教调研社会实践团队有幸造访于此,开展传统村落建筑与文化遗产的调研。一路颠簸后,得见之景宛若仙境,采访村中百姓,又知这里的房屋建设全由自己动手完成,而未曾用政府资助的一砖一瓦。恍然之间,有种晋太元中捕鱼人造访桃源的隔世感。
老先生声色并茂,诠释“沙沱精神”
调研团队有幸采访到详熟当地历史文化的老先生彭大恒。作为拥有41年教龄的老师,彭先生是家谱的撰写人,他讲述了金铃第一大姓彭先祖的事迹和金铃的由来:
清朝末年,金铃乡起祖彭胜调职于四川忠县掌管军权,经过长时间的分居繁衍,其后人彭钰萧携家人来到了金铃村老窖定居,从此,彭氏家族在此地安居,并日益壮大了起来。
彭老先生说,在彭家人发展壮大的时间里,耕耘田地靠的都是自己的双手,赖粮食作物生存。囿于地处偏远,他们很难接收到外界的信息,也很少外销作物经商。满足了温饱后,他们便开始动手搭建住处,虽然可用的材料只有木头,智慧的金铃人却搭建起了冬暖夏凉、防潮多用的吊脚楼。由于这批劳动人民最早出现在金铃乡沙沱组,他们身上的这种品质也被称为“沙沱精神”。说到这里,彭老先生脸上洋溢着自豪,“我们从50年代开始生产制造面食,70年代从远方搬运器材发展电气能源,80年代接上了自来水,90年代开始自己修路造桥,打通和外地的联系,‘沙沱精神’确实是必须传承和发扬的文化”
彭老先生正在介绍家族历史 张心如/摄
“沙沱精神”造就建筑奇景
调研团队在彭老先生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特色的古建筑。除了风格迥异的吊脚楼外,还发现了屋檐楼阁上精致的雕花,“这是双凤朝阳,这叫独门坤唐,这个雕刻的是海螺,”老先生一一指出这些图案的寓意,“彭家大院雕花的石头,都是百姓从很远的地方搬运而来,地基打的相当好,这些图案也得以长久保留。”
随后,彭老先生特地来到一座廊桥,他指出,“这座廊桥前前后后修缮了三次,从来都是自己投劳投力,无需动用政府的一分一毫。起初,这桥只是满足行人通过,后来又加固到了车辆可以通行的地步,近年来为防范危险修建了栏杆,又为了装饰添上了廊桥顶和灯笼,曾经不起眼的廊桥在“沙沱精神”的滋养下成为了一道风景线。”
调研团队见到的廊桥 张心如/摄
“沙沱精神”下的金铃前途光明可期
金铃四面环山,奇岩怪石林立,金铃的后人藉由其轮廓,用诗歌赋予了他们灵魂,“石龙过江庙子岭,观音坐莲奇树平,金鸡飞过赶场岭,太公钓鱼坐金铃。”
彭老先生吟着诗,挥斥手臂,眼里尽是心驰神往。
除此之外,金铃还有一处占地面积不小的溶洞“广寒宫”,据当地人说,那里景色令人流连忘返,去走一遭,一天的时间就不知不觉过去了。
谈到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彭老先生说,“金铃要发展旅游业,得靠文化包装,老天眷顾我们,带来了高山异石,百里溶洞,我们要让“沙沱精神”发扬光大,靠自己把他们打造成旅游景点。目前广寒溶洞正在排查危险要素,预计很快就会开放,盘山公路也将要竣工,这意味着会有更多人来到金铃。”
彭老先生带领调研团队参观的奇石 张心如/摄
对彭大恒老先生的访谈就此结束了。调研团队穿过银杏林离开了这片土地,村庄的轮廓也逐渐消失于绿叶之中。秋天银杏黄熟的时候,这里会迎来游客的高峰期,继承沙沱精神的金铃百姓将不断努力,将那个只存于幻想的桃花源带回现实。
文字:罗子鉴
图片:张心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00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