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社会实践团分析调查问卷

来源:湘潭大学化工学院 作者:时钰冰

8月18日上午,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社会实践团前往了湘潭党史馆,顺利返校。短暂休息后,实践团成员们于15时整准时集结于湘潭大学化学化工大楼A106,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此次工作旨在将前几日收集的问卷各题结果进行分析汇总,为课题调研提供帮助。

问卷调查分析负责人蔡兆媛为各位成员分发了工作,每位成员负责一题,最后进行汇总。问卷调查结果多样,各位成员很快便投入自己工作中。很多成员对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这项工作不太娴熟,在网页上搜寻模板和方法认真仔细观看。经过大家一下午的努力,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工作顺利高效完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个人都认真仔细地做完了自己的一部分,众志成城,才有了最后完整的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各位成员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分析调查问卷,对他们的技能提升也有了很大的帮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95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我心痴绝处,悠悠系古城。温州市永嘉县是一座充满历史人文气息的古城,这里有静如处子、波光潋滟的楠溪江,有传承千年、满载乡情的舴艋舟,更有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近日,…… 阮晨璐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寻访抗战英雄之子,传承红色传统文化

走进永嘉县的北村的“钟寿祠堂”,来自浙江理工大学文化团的成员便感受到浓浓的红色气息:破旧简陋的屋瓦白墙上,革命英雄汪吉仁和汪瑞烈的照片悬挂着;室内简单的陈设中,还有对那段革命…… 郭慎远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传统舴艋情满载,经典红色永流传

近日,为期10天的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 “悠悠我心系古城”社会实践团活动在温州永嘉县岩坦镇圆满落幕,特色活动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旨在挖掘、传播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为当地的…… 郭慎远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浙江理工学子听乡镇党委书记传授大学生下乡工作秘诀

“脚勤,皮厚,嘴抹油——这七个字是大学生下乡工作的秘诀。”在温州市岩坦镇政府的办公室里,党委书记徐翔笑眯眯地向浙江理工大学的实践团队传授他多年工作总结的经验。 …… 阮晨璐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悠悠古城殷殷期盼,红色文化传承发扬

清晨,太阳在鸡鸣声里缓缓升起,蝉鸣聒躁,万物开始慢慢地苏醒,又是一个烈阳高照、热情似火的夏日。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一座红色文化气息浓郁的古村庄,在7月14日这一天,浙江理工大学…… 王佳希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革命热血育红菱,红色文化伴我行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悠悠我心系古城”志愿服务团队来到了温州永嘉县屿北村,一个曾经孕育出多位革命英雄、沉淀了丰厚的革命文化基础的红色圣地,在这里开展了以“革命热血育红菱…… 魏佳文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理工学子开展支教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悠悠我心系古城”志愿服务团队进入温州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开展了第一次支教活动。“我是你们的彩虹姐姐!”,“我是你们的温柔姐姐!”志愿者们独特而生动…… 魏佳文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也走“一带一路”,永嘉舴艋载得动绿水青山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悠悠我心系古城”文化活动团抵达温州市永嘉县岩坦镇,意在探究两山理论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时值建党97周年,文化活动团紧跟“十九大”乡村振兴“三步走”战…… 郭慎远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城市更新中的居民自主更新模式探索:以杭州、绍兴、台州为例

近日,一份关于城市老旧小区自主更新的调查报告引发了广泛关注。报告以杭州市、绍兴市、台州市为例,深入探讨了老旧小区自主…

青春筑梦践初心 政社同心启新程

在时代的号召下,“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盛大启航,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学子们以昂扬之姿奔赴基层,用实际…

湖南师范大学实习队于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开展汇报形式讨论会

2025年4月29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赴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实习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汇报形式讨论会。此次会议邀请到学院指导老师…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培养方案修订会议

4月28日,外国语学院在教学楼2-402召开培养方案修订专题会议。外国语学院院长梁晓冬、副院长张帆、党委副书记王伟及各专业教研…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成功召开期中教学检查专题会议

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4月27日,外国语学院于教学楼2-402召开期中教学检查专题会议。本次会议…

最新发布

垃圾分类宣传走进社区
(通讯员:黄雪纯)2019年8月18日上午,为了使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雨湖区暑期社会实践团团队成员前往湘潭市雨湖区建设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单派发和讲解。团队成员携带提前…
你们,黝黑的皮肤遮不住最明亮的眸
7月15日的早晨,天刚蒙蒙亮,我们坐着绿皮公交车向村子出发,周围都是种的玉米,一片一片的绿色挤进眼里。不多久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在这个炊烟袅袅的小乡村里我们将要展开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一路颠…
青农学子赴临沂社会实践团第七课:时间逝去,回忆永驻
为积极响应国家振兴乡村战略的号召,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情系沂蒙,心梦飞扬”赴临沂社会实践团来临沂进行社会实践已经有七天了。7月21日,是最后一天在临沂社会实践了,在这一天队员们都尽心尽力地与…
Cu-Zn暑期社会实践收获颇丰,实践活动结束但Cu-Zn课堂还在继续
7月14日,为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山东理工大学“Cu-Zn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入住蒙阴县花果庄村,开展为期16天的支教活动。在实践期间,通过走访对城乡教育的不平衡开展调研活动。除常规课程外,…
线下调研,了解师生想法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已得到了基本保障,但由于长期以来造成的二元教育格局,致使城乡教育在设施、师资、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不均衡现象进而造成了城乡学生之间享受平等…
青农学子赴临沂社会实践团第六课:双青共奋斗,实践永在心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策略,7月17日午后,青岛科技大学赴临沂社会实践团来到补习班与孩子们一起学习,教孩子们剪纸、画画、跳舞,一片其乐融融色景象。下午2:45,青岛科技大学的社会实践团队队员…
青农学子赴临沂社会实践团第六课:双青共奋斗,一心为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策略,7月17日午后,青岛科技大学赴临沂社会实践团来到补习班与孩子们一起学习,教孩子们剪纸、画画、跳舞,一片其乐融融色景象。下午2:45,青岛科技大学的社会实践团队队员…
红旗渠,一个不老的传说
“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当绒毡,高山为我放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当年红旗渠青年的豪迈与乐观,深深感染了前来参观的年轻人。“发扬自力更生、创新求实精神,用知识和智慧建设祖国”成为当代青年的共…
红色篝火——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
太行山下溯初心——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改善恶劣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在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历时10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开凿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的建成运行,不仅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