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纪念浙江工商大学建校108年,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积极参加了“逐梦新时代,青春勇担当”专项实践活动。并于2019年7月22日,组织“圆梦万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去往丽水市碧湖镇探访浙江工商大学的旧址。
浙江工商大学的前身是杭州中等商业学堂,创建于1911年3月15日(清宣统三年一月),由绅士郑在常筹资创办,7月,清政府学部批准立案。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浙江工商大学经历了16次易名,12次迁址。在1937年12月迁往丽水碧湖镇,从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更名为浙江省临时联合中学。在1939年8月再次更名为浙江省临时联合高级中学。并于1942年5月,将校区迁往青田县南田镇。9月,浙江工商大学前身——省立联高商科独立建校,定名为“浙江省立高级商业职业学院”,设在丽水县碧湖省立联高旧址。
在探访丽水碧湖旧址时,财会青志“圆梦万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有幸遇见了如今旧址所在地广福寺的寺主先生。那段曾发生在这片旧土上的校史故事便被娓娓道来:1942年下半年,张之桢先生膺任高商首任校长。由于当时正处在抗日战争时期,校址是借用当地的龙子庙,教师不敷,只在附近搭了几间简陋的棚屋。张之桢先生是一年级的级任导师,主授商业簿记。张先生瘦长身材,花白头发,精神矍铄,常露笑容,使人一望便知是慈祥方正的长者。他执教严谨,待人谦和,全校师生都很敬仰他。张之桢先生为人朴素低调,一年四季总是穿着褪色成灰白色的兰布或黑布的中山装。当时条件恶劣,吃的大米多是市场上杂碎霉变的劣质米。至于做饭的小菜,只有逢星期六或节日的中餐中没人才能吃到一小碗萝卜肉或黄豆泥,其余的日子全是吃素,从校长到工友和学生,都是如此,无一例外。
旧址已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复存在,而那片碧湖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却口口相传,永远留在后人心中。我们缓缓走过前辈们所走过的遍布沙砾的小路,看着黑白老照片上的浙商大照片,耳边还回荡着寺主先生的话语,志愿者们都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在这样艰苦甚至可以算是破旧的环境下,像张之桢先生一样的浙商大老师还有很多,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着“为人师表”的承诺,不辞辛苦,教书育人。而商大学子们在幽暗的灯光下,在日寇的炮火声中,驰骋在知识的海洋中。当时的他们正值青春,就如我们现在一般的年纪,与当年的他们相比,我们拥有的何其多,我们何其惭愧!
这次的探访不仅使我们更深入了解了浙商大的历史,更接受了思想上的洗礼。前辈如珠玉在前,我们现在该做的不能仅仅是感慨和敬仰,而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和楷模,学习他们苦中作乐的高尚精神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理想的无上品质。庆幸的是,商大精神一脉相承,商大学子始终砥砺前行。就如财会青志的志愿者们十二年如一日,坚持奔赴丽水支教,向丽水莲都区三胞树人小学的孩子们传授知识,辅导学习,送去温暖和关爱。炎热的天气,没有驱散志愿者们满腔的热情;落后的硬件设施条件,没有阻碍志愿者们奉献的脚步。过去的历史,如今的现实,就在这片土地上一一交汇,路漫漫其修远兮,浙商大的学子们始终上下而求索。
碧湖旧址前,有一棵雷惊木,饱受雷电的摧残,却巍峨屹立不倒,而今仍然生意盎然;一如浙商大几经颠簸,多次易名和迁址,树根却从未断过,就好像那钱塘江水滚滚澎湃,源远流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88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