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感言 法学院 冯英姿】社会实践感言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大学第一年刚刚结束之际,能够脱离课本、走出教室,有一次踏入社会、了解社会的社会实践经历,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为了一件事,彼此成长、共同经历,实属不易。这次社会实践给我带来太多的收获。
伴随着上海垃圾分类的热点话题,“烟台大学城市垃圾法律问题调研队”诞生了。10个来自不同班级、院系的人聚在了一起,组成了这个小团队。在关涛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就垃圾分类确立了课题。只记得前期,策划改了一遍又一遍,调查问卷做了一份又一份。每个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要尽量想到,实践中的每个地点、时间都要安排好。那段时间真的很难熬,熬夜写策划、制作PPT,但是没有人轻言放弃、想要退出。
让我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由于前期的准备并不充分,团队申请院重点失败了。大家多少都有点失落,为我们迈出的第一步而叹息。而我负责了答辩的准备与PPT的部分制作,当时的我太过于着急,不仅十分自责,还埋怨队长没有带好头。面对我的消极情绪,队长找我聊了很长时间,“一次失败没有关系,后面还有很多机会,接下来的路还需要我们一起走呢!”是啊,我们是一个团队,要抗!一起扛!
在期末考试结束之后,我们就进入了实践调研阶段。刚进入实地调查阶段,又出现了很多问题。策划里的很多内容不具备实际可操作性;对于“谁来管”、“找谁管”不明确。尤其是对于垃圾分类,由城管局负责这一情况,我们在一开始就出现了认识上的错误。最初的调研并不顺利,好在我们及时调整了对策,灵活应变,终于完成了为期8天的社会实践。
一开始信心不足、胆量不够,害怕遭到拒绝、害怕别人的冷遇。但后来还是鼓足勇气,迈出街头采访的第一步,发出第一份调查问卷,推出第一篇推送,发表第一篇稿子,这些都成了一点一滴的动力,让我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享受这个实践过程。通过社会实践,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包括怎样进行垃圾分类,怎样准备采访,怎样对居民进行宣传工作,怎样寻求政府工作人员的帮助等等。
通过对课题的调研,我明白了垃圾分类最重要的是提高居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城管局的郝处长的一句话让我深深触动:“所有的智能化设备,不是为了好看,不是为了高大上,而是要约束咱们的居民。”曾经上海垃圾分类政策一出来,我只知道政策规定如何,没有经历,而这次社会实践给了我探索了解的机会,这也是这次社会实践带给我的最大收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87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