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京学子“三下乡”:保护方言文化,描绘乡音之美

来源: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作者:曹峻盛

7月1日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言为乡”方言调查队通过对各地区(包括大陆及海外,大陆主要为南京市等;海外主要为德国、台湾地区)汉语方言的现状进行了为期约一个月的调查,从而调查方言的现存状况,以期更好地保护、传承方言,为更好地保护方言提出新思路。

7月1日,团队成员和指导老师进行讨论。通过对于大量文献材料的阅读,本社会实践队看到如今方言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对于方言的研究刻不容缓,小组成员与指导教师经过多次改稿,共同设计出一份关于汉语方言的网上调查问卷。问卷共有31题,分别从“个人信息”、“语言经验”、“语言环境”、“语言态度”几个角度,在中国大陆的高校学生群体内进行调查。团队成员表示:“设计问卷难度高,需要有合理的题量和内容,但我们乐在其中。”

通过指导老师的帮助,团队成员收集到了1000多份有效问卷回答,在分析完毕所有问卷回答后,指导老师表示:“现代汉语方言主要存在四个问题:方言的生存空间缩小、方言的使用人群减少、方言的代际传承断裂以及方言的语言功能削弱,但线上问卷调查还是不够,需要以实地走访调查的形式弥补线上调查问卷的不足。”于是团队成员计划实地走访各地区,并录制一些方言音频,为方言有声数据库做出贡献。

按照计划,7月10日,团队成员讨论并确定了方言音频样本的地点和文本。团队成员选取“南京话”作为样本,选取了“交际”、“家庭”、“购物”、“学校”、“问路”、“点菜”、“打电话”几个场合,每个场合选取约五个语句,寻找合适的方言发音人(如退休语文教师、当地老农、当地老工等等),并进行录制音频。

7月13日,实践团队成员于社区里寻找到了一位70岁的南京本地的老奶奶,经过询问得知老奶奶是一位农民,在农村生活了很久,而后拆迁搬到了小区里住,未受到过教育,不会讲普通话,生平一直长期使用南京话。团队成员请求其录制几句南京本地的方言,但老奶奶一开始有一些腼腆,但还是答应了团队成员的请求。

但是在录音的过程中,她一直强调:“自己说的话都是土话,难听!”团队成员则对她说:“现在年轻人会说正宗南京话的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才想要多录制一些话,让这些南京话能够保存下来。现在您说的这些话都很有价值,很珍贵。”

在本次方言音频采样工作中,团队成员不仅成功录制了一些南京方言样本并进行处理保存,而且也了解到现在许多年长者对于现在方言普及低的现象表示很可惜。

在方言采样工作结束后,团队内的两名成员去往德国,以采访和纸质问卷的方式来询问当地华人对方言的态度。本次采访随机了25位在德华人,分别来自湖北、四川、北京、浙江等地,来德时间2年至20年不等。

一位久居德国,但家乡为湖北省的老师表示:“小时候,在我的小村庄周围的人交流几乎全是使用方言。那种亲切淳朴的感觉,很是令人怀念。”同时他惋惜地感叹到:“在德国生活期间,几乎从未听过有人说湖北的方言,与其他中国人交流时也不会使用方言。”

当团队成员询问他方言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时,他几乎不假思索地告诉团队成员,方言是很重要的中国文化,中国有必要采取措施保护方言。他本人也会鼓励下一代去学习方言。

在部分团队成员去往德国调查华侨的同时,团队的队长也去往台湾,进行汉语方言在台湾地区的调查活动。本次调查,以采访的方式,与台湾地区高雄市的一个大家庭(三代人)促膝长谈,了解他们对于方言的态度和使用情况。

中年一代人说:“自己小时候在国小讲方言会被欺负和罚钱,因此才不让下一代讲方言,只教下一代国语(即普通话)”。

家乡对一个人有着深远影响,比如被采访的老爷爷,他在台湾生活了几十年,但由于小时候生长在大陆,自己的口音仍然未变。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与被采访者多次热泪盈眶,共同回忆起故乡与方言的岁月,产生情感共鸣。

团队成员还了解到台湾地区是如何保护方言的,这些保护措施对大陆地区有借鉴意义。在学校的角度,在国小阶段会有方言课。如闽南语课和客家语课,可以自主选择,而且到国中也可以继续学习。在社会角度,社会有一些团体专门进行保护方言。在媒体方面,一些电视节目会教方言,新闻会用闽南语、客家语、新住民语等进行报道。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接触了不同地区的方言与文化,“说好普通话很重要,但方言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同样不能丢弃”,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一位退休教师对团队成员如是说。同时,团队成员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有意识地保护方言,队长表示:“学好普通话与传承方言并不冲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86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玲珑迎新

“以食为本,品味春节”。食物自然是春节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而“饺子”作为代表性的春节食物,更是绕不开的看点。以“介绍春节的由来”拉开序幕,开展了对春节食……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一朝树人,十年树心——华中农业大学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展开

2017年12月17日上午9:30,华中农业大学八院联合第二期心理委员培训于综合楼501报告厅开展。本次活动由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素质拓展部主办,其他七大学院协办,有幸请到武汉工程大学教授喻瑶为八……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学院师生齐奋进,教学科研双丰收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孟子桐、郭海伦等同学的作品《微生物酯酶的基因挖掘、结构进化及其生产与应用》,目前已发表SCI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为9 227,荣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持科学之柄 解谣言之毒

持科普之柄 解谣言之毒——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在校举行2017年11月8日下午14:00,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药品监督总局新闻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 朱偌端 李斌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华农第五十六届运动会精彩举办 师生结合全民健身热议十九大报告精神

金秋十月,在十九大的浪潮下我校迎来了第五十六届运动会。勤读力耕,喜迎十九大;立己达人,助推双一流。14个学院,1353名运动员和教练员,40余项比赛,3000多名现场观众,10月20日、21日于我…… 魏若梦 黄洁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公正幕后亦不易

“我们的公平是运动员用于走路的脚步。”刘昌明老师如是说道,9月20日早上7:20,作为检查裁判的同学已经早早在二运主席台下集合,在老师的指引下,12名检查裁判更换上裁判服,为接下……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运动会——秋风不抵热情如火

天微亮,日渐出,活力的号角吹醒了一夜好觉,伴随着明媚的阳光,十月的华中农业大学第二运动场上,伴随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运动员们蓄势待发,青春的热火蔓延在整个场间。……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王伟: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大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成绩是基础保障,而科研实践、学生工作、文体活动等会让自己的学生生活锦上添花。……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微尘”在前行:画出你的向往生活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微尘出行队伍赴黄冈市浠水县洗马镇金谷山村进行三下乡支教活动的第13天,又是一个沉闷的午后,晒了半天太阳仍处在炎热环境中的绿植好像都没什么精神。浠水县洗马镇金谷山村中的一…
垃圾分类四步走,美丽福州你我守
5月1日起,福州市全面推行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为切合当今时代主题,8月14日,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路繁荣”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以“垃圾分类四步走,美丽福州你我守”为主题的活动,以促进人们对垃…
推普脱贫路上,带着关爱走进千家万户
这个夏天,我们伴随着炎炎烈日,走进鄂西北的千家万户,开启我们的推普脱贫攻坚之路。或许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注定我们要走在一起,注定我们要遇到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淳朴的老人,热情的村民们,注定大家在这…
结业仪式
2019年7月14号,山东理工大学“播种希望”实践团16名志愿者来到了曹县韩集镇赵堂小学进行义务支教,转眼间,时间来到了2019年8月11日,今天是实践团队义务支教的最后一天,满怀不舍的即将与这群学生分离。这一天…
龙子湖公园宣水调查——溯源社会实践队
2019年7月5日,溯源社会实践队来到了龙子湖公园,队员们进行了水质的调查。滚滚热浪扑打在身上,只有在湖边,才能感受到微风从湖面上轻拂过来带来一丝凉意。也正因湖边的凉爽,人都聚集在沙滩上,消暑拉凉。考…
“三下乡”感悟:趣味日语开眼界,薪火相传受益深。
还记得来到金谷山村的第一天,一天的奔波劳累现在回想起来都比不过当时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即使是三四个小时的车程也没有冲走我们对支教地点和即将到来的新挑战的热情和好奇。第二天的家长会上,我们与家长们…
夜幕如绸,而你裁出了第一道光
为响应国家“全力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的良好氛围”的口号,8月16日,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路繁榕”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以“夜幕如绸,而你裁出了第一道光”为主题的活动。实践队成员…
安徽工业大学艺设学子暑期社会实践队参观敦煌莫高窟
余秋雨曾在散文《莫高窟》中这样写道:“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而青年实践队伍中成员,更要抓住这次…
三下乡心得:放飞梦想,与爱同行。
我一直觉得“微尘”是一个神奇的团队,有一个共同可以称得上是神圣的想法,然后一群人就这样出发了,来到一个所有人不熟悉的地方然后进行20天的旅程。今年的夏日酷热如旧,今年的雷雨急骤如夕,然而今年的夏…
以eye之名,把爱相传
8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路繁榕”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以“以eye之名把爱相传”为主题的活动,活动由上午的调研和下午的导盲活动两部分组成。8月15日上午,实践队队员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前往茶亭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