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千秋盛世千年梦,一带风光一路情

来源: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 作者:思露萌芽

——青岛理工大学师生赴河南开封开展“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团中央暑期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图文:张贝贝 审核:胡彤、王明军)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青年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同时也响应共青团中央、中国大学生“一带一路”协同发展行动中心关于“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的号召,“思露”新农村改革规划实践团在于2019年7月19日奔赴河南开封开展为期18天的团中央暑期专项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内容一是对当地留守儿童进行义捐和义教,通过丰富多彩的素拓活动与知识授课打开孩子们的心扉;二是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毛寨村等地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分析痛点,最终给出优化办法,助力精准扶贫;三是了解开封市古建筑的保护状况以及关于古建筑保护国家制定的各项政策,联系当地相关部门,提出的合理建议,对亟待修复的古建筑进行抢修。

关爱留守儿童,开展文化扶贫

以青春力量服务义捐义教,用温暖爱心护航孩子成长。在教授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团队结合学校土木特色专业背景,开展“纸牌造桥”“吸管造楼”等素质拓展活动,以朗诵、音乐等课程形式重点突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有计划、有针对性对当地留守儿童进行人文关怀,助力文化扶贫。

7月21日,团队举办开班第一课——支教暨物资捐赠仪式。团队成员为孩子们播放视频《印象理工》,展现青岛理工大学的精神风貌和青岛优美的风景,以此激励学生们好好学习,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走出毛寨村,走向大城市,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7月25日,团队成员开设“共建一带一路,创造美好未来” 主题宣讲课。在学生观看了关于“一带一路”的相关视频后,宣讲围绕“什么是‘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与重庆、融入大格局,开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绽放新光彩、‘一带一路’在世界显示出勃勃生机”四部分展开,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宣讲让他们明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意识到“一带一路”为他们的家乡带来的改变,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8月1日建军节之际,团队开展“八一建军节,敬军爱国”主题课。该主题课主要分为“敬军”和“爱国”两个模块。在“敬军”环节,团队组织孩子们观看解放军宣传片,上台分享“给解放军叔叔的一封信”。在爱国环节,团队成员和支教学生代表朗诵《青春中国》,全体师生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希望能通过此次主题课在孩子们的心底埋下一颗敬军爱国的种子,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自信心。本次支教活动收到社会媒体广泛关注,吸引更多大学生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中来。

聚焦三农问题,助力精准扶贫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以赴彰显青年风貌。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做好“三农”工作、助力精准扶贫具有特殊重要性。“让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相信在以习近平为领导党中央的带领下,脱贫攻坚胜利在即。团队采取走访、调研、政策宣讲相结合的方式,入户采访直击民情,深入了解当地情况。

7月26日,调研组成员在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团队指导老师邵先锋的带领下,前往毛寨村村委会走访调研,并在村委会办公室与毛寨村村支书刘怀彬、毛寨村电脑管理员吉信捧展开讨论。当地村民以玉米和大蒜为主要经济来源,为保证农作物顺利销售,在2017年建成水泥路,实现通路到户、通路到门。正在筹划的厕所改革,通过上级拨款助力家家户户旱厕改水厕。在邵先锋的倡议下,宣传组成员进行现场指导和帮助,建立毛寨村微信公众号——毛寨村一家人,并对编辑微信的方法进行讲解和指导。7月28日,团队成员在开封高阳镇毛寨村开展关于精准扶贫政策的调研采访。调研过程中,毛寨村的村民们热情地为团队调研小组指路,并且积极配合。本次调研团队调研小组共采访了三户贫困户,为了表达关心,调研小组给每家送了一桶食用油。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7月31日下午,团队成员在开封市杞县高阳镇毛寨村村民委员会,与村干部及党员代表开展“一带一路“国家政策宣讲活动。宣讲过程中,王明军首先从“一带一路”的概念、历史背景、意义、成果等方面介绍了政策的基本知识。以大学生的视角为出发点,重点从“一带一路”与开封的关系以及“一带一路”格局下的乡村振兴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其想法得到了与会村民的肯定。宣讲会现场的自由发言环节,党员代表、村干部与团队成员积极探讨有关在“一带一路”大格局下的本村经济建设问题,尤其就因地制宜发展本地特色产业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一方面,政策宣讲给村民带来改革春风。另一方面,此次调研是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精准扶贫”落实情况,并且给出优化办法。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使团队成员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以实际行动关爱留守儿童、助力精准扶贫,同时坚定了爱国信念,增强了建设祖国的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86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不忘初心赴辽化--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赴浙江省、辽宁省“足迹”暑期社会实践团
“只要骨头不散架,就要拼命建辽化”,这句话集中代表了敢于拼搏、勇于奉献的“辽化精神”。辽化公司全称为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这里东依千山余脉,西接辽河平原,优越的地理条…
兰州学子在呼市,给世界一盒不一样的奶
兰州7月15日电(通讯员曹明浩)本次西北民族大学生科院“滋养生命活力成,民大学子乳都行”赴内蒙古优然牧业调研小分队走进了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呼和浩特作为中国乳品制造业大省,承载着为中国人民做放心乳的…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进行垃圾分类
今天“风靡”朋友圈的一篇文章《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进行垃圾分类》火了。共青团中央从城市角度、居民健康、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图文并茂地详细分析了当下垃圾分类的必要性、重要性及迫切性。今天我们…
“发现者号”调研队走进司家村,探寻乡村文化奥妙
2019年8月14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现者号调研队四名队员在队长司悦琦的带领下,走进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司家村,通过走访调查,为当地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村改革提出对策。近年来,司…
长歧三下乡之实践感悟
义教倒数第二天,我知道了团队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只有大家一起合作,结果才会更好,因为人多力量大这一点在三下乡上绝对是正确的。在古代我们的祖先们就知道了这一点,一位古代的君王教育自己的孩子说:“…
“发现者号”调研队走进司家村,探寻新时代农村的人文建设
“发现者号”调研队走进司家村,探寻新时代农村的人文建设(通讯员刘明雨)为了解新时代农村发展背后的人文因素影响,近日(8月15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发现者号”调研队一行五人由队长带领前往东营市…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在行动!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19年1-6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168各重点城市中,我的家乡焦作排名落后,空气质量较差,这些让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
让垃圾分类走进千家万户
七月八日,我们实践队来到郑州卢浮宫二、三期等五个社区,进行垃圾分类环保宣传。来到现场之后,社区负责人给我们介绍了宣传的重点以及各个社区的情况。今天的活动就此拉开序幕。“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发现者号”调研队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建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发现者号”调研队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建设为了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发现者号”调研队走进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司家村,亲身体验乡村建设发展。随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赴浙江省、辽宁省“足迹”暑期社会实践团
盛意而来,山高水长藏宝山下、衍水河边,毛主席亲笔圈阅;国企种子队、花园式工厂是习总书记对它的赞誉,这是地处辽阳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地区分公司。为追随领导人的脚步,追忆那峥嵘岁月里辽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