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赴陇南市“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调研小分队于8月9日早上出发,通过走访的方式进一步了解白马山寨舞蹈的现状以及传承情况。
小分队全体成员在上午9点抵达白马民俗文化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之下大家认真地学习馆内展出的关于白马民俗文化的相关资料。从讲解员的讲解中大家得知白马藏族舞蹈是在长期劳动的基础上所孕育出来的一种舞蹈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展现,具有明显的民族特性,展现了白马藏族人民真实的社会生活。在川、甘交界处,地理环境非常复杂,山高陡峭,道路崎岖,在狩猎过山的时候,往往需要将手脚甩向一边,扒开草木前行,这样才使得动作敏捷,而且幅度较小,不易惊动猎物,长期以来,形成顺摆的动作特点。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人们的饮食中,具有擀面的习俗,并将其场景应用到了舞蹈当中,将擀面动作进行艺术化的表现。双手做出擀面的动作,前后摆动,惟妙惟肖,生活气息浓厚,独具特色。墙壁上的老照片详细地记载着白马山寨人民的日常生活,其中关于民俗文化的资料引得小分队全体成员驻足观看。直观的画面引发出大家对于白马民俗文化的强烈好奇。由于自身的认知与对白马山寨的了解并不够充分,眼前照片中的很多场景给我们带来了疑惑。
小分队成员到达白马民俗文化博物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筱婷摄
小分队成员观看博物馆展示的民俗文化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筱婷摄
带着问题走出博物馆,小分队成员经过一番讨论之后认为只有通过与当地的老艺人进行访谈才能解除大家心中的疑惑。在与老艺人的访谈交流中,大家就白马地区的藏族舞蹈风格、舞姿特点和舞蹈传承的情况与老人进行沟通。80多岁的老艺人仔细地思索,向我们讲述着她的理解与看法。
老人说白马地区的藏族舞蹈风格大多是以欢快、热闹为主的自娱性、集体群众性舞蹈。由于受到本地自然风情、自然氛围、经济情况及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白马藏族民间舞蹈是以多元文化特色而存在的,大体上舞蹈的动律是较为统一的。白马藏族民间舞蹈通常是将脚步动作作为重点,譬如:踮跳步、点踏步、绕圆圈等特点鲜明,再加上上肢的神秘而粗犷的动作,表现出吉祥面具舞所扮演的动物形态,展现出白马人对自然的崇拜之情,教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根据白马藏族民间舞蹈的动律特点及舞蹈步调互相结合的显著特征进行分析,其与历史文化存在着密切地联系,无论是礼仪还是自娱性的舞蹈,手部动律与脚步动律通常会带给人们一种非常古朴的民风。从整体上来看,白马藏族舞蹈与民俗活动有效融合在一起的,一般在没有任何乐器的情况下,一边伴舞,一边利用呼喊声、踏地声协调配合,它的动作一直以来并未做出明确地界定,其中发生的变化是没有任何约束的,整体风格非常纯朴,包含浓郁的生活气息。除此之外,人们自愿参加可以在半途加入或者离开。各个寨子间的舞蹈动作大体相近,但是在步伐和舞姿上存在着些许差别。不同的舞姿和步伐伴随着不同的歌曲。酒歌、山歌、舞歌为主的歌曲在与不同的舞姿搭配下将各个村寨的特色很好地凸显。老人笑着说:“十八个寨子,十八种跳法”。
小分队成员与民间老艺人进行交流和学习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筱婷摄
关于白马地区的藏族舞蹈传承问题,老人认为白马山寨地处边远地区,舞蹈的传承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其中主要原因在于白马山寨中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没有多少机会系统性地将舞蹈进行传承。此外白马地区的藏族舞蹈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加之政府引导上的不足,最终导致舞蹈的传承受到很大的局限。但是由于现阶段学习白马舞的人数骤减,白马舞的传承范围扩大为寨与寨之间进行传播。
一天的走访和交流之后,大家都有很多的收货和感慨。大家都认为白马藏族舞蹈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醇厚的乡土民风,它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舞蹈文化之一,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它坚强的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了完整的保留和继承。陇南地区民间歌舞历史悠长、种类繁多,它以丰厚的表现题材、丰富的表演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独秀于舞蹈领域之中。作为艺术工作者,我们应该重视与加强对民间舞蹈的保护力度,丰富当地民间舞蹈的理论研究,完善其舞蹈体系,让更多的人们感受和认识到传统民间舞蹈的魅力与价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83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