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一种执念,亦或是一种缘分,去年,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以及队员自身的种种原因,我们不得已搁置了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前往三门峡卢氏县调研的计划。而今年,在校园里体验“卢氏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后,更加坚定了我们去卢氏县调研的决心。从反复挑选选题、到多面选择所需队员,就这样我们结心团队带着“携卢氏非遗扬红色文化 助推卢氏县脱贫攻坚”这个课题奔赴卢氏县当地。
近年来,中国的优秀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而此次在三门峡卢氏县开展的“三下乡”活动即给与我了一次与优秀文化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卢氏县丰富的非遗资源带给了我美的享受,同时,这两天的调研活动也使得我真正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一个想法亦或创意,倘若没有落到实处,便只是空中楼阁,毫无意义,唯有落到实处,方才是制胜法宝。
初遇·期待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怀着期待与好奇,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车程,小分队终于抵达卢氏县。初次相遇,满是未知与期待,虽然出发之前我已对卢氏县有了简单的了解,但在认知层面仅仅停留在它是“重点扶贫项目”之一,关于它的具体的发展情况与现状尚没有一定了解,而此次之行,则使得我对它的认识变得更为丰满、立体和多样。
相知·专注
了解愈深,相知愈切。一天之行中,卢氏县文化局的工作人员带我们参观了卢氏县的非遗项目以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产品。在文化馆内,我们看到了木板年画、卢氏剪纸、铜鼓书等形式多样,造型优美的文化产品。而我们一行人在跟随馆内负责人参观的同时,也通过他们的讲解对卢氏县非遗文化有了愈深的了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自身的璀璨与魅力,但其自身却也无法抵挡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还需要我们一代代人的保护与传承。在此之前,我也有了解到一些其他的非遗传承工作,认识到各方的创新做法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但这些了解全然是通过各种媒体获得的“第二认知”,并非亲身的切实体会,也很难有发自内心的理解与感悟。此行则不同,当文化局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非遗工作的困境和进展时,结合一天之行与了解,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非遗传承的不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多方面协调共同努力的过程,不是靠单干蛮干,需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整个群体的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传承不是一世一代的事情,而是世世代代的责任与使命。我们要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破除壁垒,铺平道路,就需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未来·可期
在卢氏县文化馆中,我们联系到了文化局专门管理非遗项目的负责人,并与他们进行了一次访谈交流。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了较为详细的关于卢氏县非遗项目的等级、传承人、保护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资料,不仅使我们对此次调研活动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使得我们有了许多更为深入的思考。
在此次交流中,工作人员向我们提及了许多关于非遗保护目前所面临的困境,而最大的一个困难就是该如何把众多的想法真正地落到实处。她们提到,当下国家对于优秀文化的弘扬与保护提供了很多的政策帮助与资金扶持,在这些方面不存在特别大的困难,而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如何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则是一个难点。文化局通过积极与外界交流的方式认真学习,同时也积极努力地吸取外界扶贫团队的建议、不断改进工作。可是许许多多的想法在落实的过程中便出现了问题,一方面,有些建议不能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另一方面,有些想法只是停留在了口头层面,而无法得到真正有效的落实。落实问题便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在扶贫攻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的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口头建议亦或是浮于表面毫无行动力的空头建议,而是能真正将之落到实处,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关于文化创意,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每个人也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于能够高谈阔论、侃侃而谈,可是如何才能去真正得落实下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落到实处,才是致胜的法宝,这也应该是所有的扶贫攻坚活动中必须得到高度重视的问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82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