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以“文房四宝”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以及探索其创新推广方案,近日,安徽大学“说徽人”团队来到黄山市屯溪区,前往此次调研的第一站:杨文笔庄,探寻文房四宝之一——徽笔的发展现状。
团队成员在参观笔庄后,与店主杨文就笔的生产、经营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也在他的指导下体验了不同毛笔在使用上的差别。
谈及笔的生产,店主介绍道:“笔的生产是很有讲究的,毛笔在大小长短、含水量、弹性等方面的细微差别都会对其写出的文字有所影响。”队员们观察到店里悬挂的毛笔有一些笔杆较重或者造型奇异,对店主提出了疑惑,店主解释道,笔杆较重下笔的时候会有力量感,而造型是依据客户要求定制的。
由于机器生产会损伤毛质,目前杨文笔庄的笔采用纯手工批量生产。在与店主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当前毛笔生产面临的挑战有两方面,一是由环境质量下降导致动物皮毛质量随之下降,二是由于硬性的动物保护政策,原料获取较为困难。
在经营上,目前阶段仍以实体店面展示销售为主。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笔庄也在积极探索适合新时代的发展道路,例如与新浪合作推出“大国技艺”视频、发展网络电商开淘宝店以及接受顾客预约到店体验学习毛笔的制作等。
近年来,杨文笔庄所制之笔尤受广大书画爱好者青睐。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亲临笔庄定制毛笔、中国美协顾问(原中国美术馆馆长)杨力舟赠“神笔”题词、中国美院教授王冬龄题“龙飞凤舞 ”、中国国家画院教授杜滋龄题“杨文笔庄”、黄山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叶森槐题“梦笔生花”……
“做笔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会根据客户的反馈不断改进。尽管非遗政策下政府会给传承人一定的津贴扶持,对笔庄的知名度也有一定加成,但产品的核心、顾客最关注的仍然是笔的质量。”队员们纷纷被店主精益求精的制笔态度所打动,杨文笔庄就是当代“匠人精神”的体现。
通过这次实践,队员们近距离地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详细地了解了徽笔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家政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并总结了实践结果,探索其创新推广的方向及可能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74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