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中国矿业大学环测学院“精准扶贫之就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孙雨晴、田育君、茅文庆、于娅娜、毛春丽同学分别前往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山东省淄博市店子社区、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等多个贫困地区就“精准扶贫之就业”一问题进行走访调查。
本日上午,实践团成员孙雨晴首先对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王庄镇西南村进行调查寻访。
团队成员孙雨晴此次采访了西南村的村委书记。村委书记表示:王庄镇是全国著名的花生之乡,皖北最大的花生交易市场。2018年以来,王庄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全力推进产业扶贫政策,着手准备就业方面的扶贫工作。花生生产时王庄镇的支柱性产业,政府着手发展花生的出口,建造了花生筛选车间;另外发展了瓜蒌基地。但缺乏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较短。经调查了解,尽管镇子附近有工业园区,政府也投资发展了部分产业和生产地,但很多村民学历不足高中甚至初中,可以提供给他们的就业岗位不多,大部分村民自己找工作选择外出务工,在就业扶贫方面的政策不多。
在采访中,村委书记对扶贫中存在的问题毫不避讳,并且清晰明了地指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概括为两大点:1.现阶段已经完成贫困劳动力基础信息的核实和及时更新,有关加强就业服务的文件已经下达。2.利用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促进就业。每年召开“民营企业招聘会”,通过开辟就业扶贫专栏加强就业信息推广和更新,在村中召开宣传会和技能培训会等。
本日下午实践团成员田育君与茅文庆、于娅娜、毛春丽分别走访山东省淄博市店子社区、青岛市黄岛区、潍坊市潍城区等多个贫困地区。
团队成员田育君和茅文庆经过调研发现:山东省淄博市店子社区精准扶贫工作已开展多年,该社区帮助具备劳动能力的村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或就业、再就业,增加收入,使得近年来村民整体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由于村庄的空心化现象显著,老弱群体庞大,就业扶贫政策不能刻板而行。
在山东青岛的调查中,团队成员于娅娜发现: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灵山卫西门外地区是城市周边的一个小村庄,许多青壮年进城务工,留守老人逐年增多,且劳动能力弱,长时间的贫穷状态一直持续。虽然就业扶贫的效果在老龄化严重的地区并不显著,但随着国家对“三农”政策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看病就医、生产生活等得到了很大改善,对社区村民来说是又一个福音。
团队成员毛春丽在调查中发现: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是潍坊市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地区之一,对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潍坊截止到2016年底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实现5757人,公益性岗位安置595人,带动6469人实现了脱贫。走访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许多居民的住房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他们对生活充满期待。
各地扶贫机关针对各地区存在的问题,实地探访,结合各个村子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造了光伏电板扶贫车间等各类项目,有助于增加工作岗位,减少下岗人员与无业游民。在落实到户方面,工作方针可概括为“因户落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教育、生产日常开销等方方面面进行资助,经常开展宣传教育让村民对各项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物资等信息的公示有所了解。经政府的努力工作,村民生活大大改善,对政府的工作十分满意。
在此次调查访问中,团队成员感受到了贫困地区正在慢慢的被规划建设的更好,近年来的乡村也是在变得更城市化、现代化,期待乡村变得更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59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