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基层村官,体验观察基层党团建设、民生、经济发展转型等热点问题,探究基层干部带领全村实现振兴乡村的深层原因。2019年7月2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青春走基层”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黄连峪村开展基层脱贫调研,一探乡村振兴的秘密
黄连峪村地处深山老峪,到村上须经当地有名的“十八盘”公路,前些年,黄连峪村由于经济薄弱,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差,大量人口流失,实际在村中居住只有30口人,且全部为60岁以上留守老人,黄连峪村几乎成为了集体经济为零的空心村。
图为实践团队与黄连峪村李书记合影
实践团队在村委会查看了黄连峪村近些年以来的脱贫档案,黄连峪村借助国家政策扶持,成立农村合作社,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开拓农产品市场、促进销售,通过合作社更加方便地获得信息和技术服务,使村民的耕种收获有了去处。
图为村民在集体劳作。
黄连峪村在村中设置特色农家乐,修建民宿,每套民宿按160元收费,预计每年营业收入4万元,让村里的老人有了集体收入。
图为黄连峪民宿外围环境。
黄连峪开发“我的自留地”APP,使村里老人种不完的地有了去处,现在到村内认养土地的游客越来越多,有了规范化经营的特色农家乐,就可以为这些游客加工自己认养土地上出产的农产品,使得吃、住、玩有机结合,同时为下一步利用互联网推广“黄连峪模式”的互联网+私人定制+专属农地旅游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为黄连峪村村碑,黄连峪村有着五百六十年的历史,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
同时利用石门风景区古村落群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自然条件,黄连峪村发挥石门景区自然风景优美,古村落建筑独特、古村落群集中的特点,打造以古村落文化、传统农耕文化、孝、仁、礼、信、忠五德文化为特点的鲁中古村落自然文化长廊,将石门景区的各古村落串联成整体旅游线路进行包装和宣传,突出当地特色,强化各村特征,使黄连峪村成为集农业综合开发、生产经营、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村落。
图为实践团队查看脱贫日志,一沓沓的档案记录着黄连峪村的脱贫全过程。
在与黄连峪村村支书李嘎的交谈过程中,李书记向实践小队详细介绍了黄连峪村脱贫的过程。
对李书记而言,令他最为困难的时期是开始担任村主任的一两年,为了成立农村合作社,他挨家挨户做工作,自己出钱预支了2000元每户的分红,并且许下若是合作社经营不善,每家土地上的作物归土地所有人的承诺,后来在李书记的经营下,村里渐渐有了集体收入..李书记说;“做一件事,既然做了就要做好”正是凭借着这股干劲,成就了现在的黄连峪村..
图为李书记向实践团队讲述脱贫过程和基层工作心得。
随后实践小队走进村民中了解黄连峪村近些年的变化,现在村里每家都喝上了安全的自来水,有正常的用电。留守老人每月的经济收入除家里儿女寄回的赡养费以外还有农副产品的集体收入分红。村上联系了周边的医院,每周到村里为老人们义诊,确保村民的医疗保障。每逢过年过节李书记还为村民送去补助。为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村里还不定期地放映露天电影,办棋牌比赛,百家饭,举办“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村民可以说是有满满的获得感。李书记真心实地为村里人做事,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信赖。
图为实践团队访谈村民,“嘎子书记说话算话,选他没走眼。”孙大娘激动的说道。
李书记在对基层治理过程中总结出“走出去,收上来,送回去”的一套方针,走出去就是走到村民身边去,收上来即使把村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需求收集起来,对于村里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就要“送出去”交给上级组织协助解决。讲诚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答应村民的事情一定要办到,村民与基层管理者之间的信任也成为了黄连峪村成功的秘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55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