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东方乡村振兴调研团为期七天的调研活动已接近尾声,在此期间,随着调研团敲开一扇扇农户的门,这座以玉米、菊花产业为支柱产业的村庄,逐渐展现出她独特的魅力。
单户生产,大、小规模制胜
调研团在几天的走访调研后发现,小岭村的菊花、玉米产业,以大规模生产的形式并不普遍,小岭村副书记就规模生产的问题提到:“在我们这里没有一个单个农户有经济实力能够将土地大规模的统一起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村民们的土地并没有集中连片的分布,并且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大型的企业在(农业)这方面投资,因此想成为一个规模性的发展,对于我们村来讲还是很有难度的”,而面对集中大规模发展的难题,小岭村村民自己探索出了一条新方法:由村委会发起,结合现有农业企业,在了解市场行情和需要种植的品种、数量的基础上,号召村民到村委会报名种植,村委会分配种植任务,政府会小额度贷款给贫困户入股农民生产合作社,合作社以分红的方式给村里贫困户返利,这极低的风险保证了农户“投”有所得,此为“大”。调研途中,调研团还发现该村传统制酒工程,单家单户每逢地瓜收成后,经过蒸煮、蒸馏等传统工序制成远近闻名的地瓜酒,用以婚庆,及传统节日的喜宴。受访者透露:“我们这里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煮地瓜酒,不用于外销,仅仅是供自家使用”;玉米种植以个体户为主,水果玉米特殊品种经销于大陆各地,统一采购双边对接,此为“小”。大小规模有机结合,形成独特风貌。
不安现状,深究未来致富之路。
尽管现存发展模式已然成为小岭村一道特色,且深深扎根于此,然而调研团在几天调研下认识到,菊花、玉米产业还有更高更好的发展空间。菊花生产基地张先生谈到:“我们这里的菊花主要是供给与大陆和韩国清明时节的祭祀活动,但像日本这样的(对产品)高要求的国家,我们一般就不会(也不敢)接单了,接了也不能按时交上货”。菊花产业是特色,但就目前的整体状况来看,特色也仅仅是停留在量的层面,一则没有高标准的管理、培育方式,二则没有深加工的产品传统。同时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东方小岭村生产的水果玉米,本是欧美、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主要蔬菜之一,然而现在小岭的玉米却迟迟未走出国门,深入市场,这应与独立品牌的建立的有很大的关系。针对这一情况,当地果蔬种植农户汤先生讲到:“建立自己的品牌,不仅需要大规模生产,还需要有过硬的质量把关机制,因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起来的。”因为问题,所以拼搏。越难的问题,越是需要大把的时间、精力的投入。本次实践即将结束,但扶贫任务仍在路上。
致富路上,“大”,“小”结合。小岭村合作社现状,运行体制过于理想化,与刚发起时的美好希冀不甚相符,小岭村前副书记汤发有先生:“合作社只是初步实现(小岭)村内贫困户脱贫,但他远远比不了单户投资种植的收益。”要想让村民真正实现致富,还是要在依靠个体户承包、生产,个体承包生产,虽然面临合作社所没有的风险,但能极大程度上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然而,初步的扶贫项目还要依靠合作社来实现,一味的舍此取彼也是行不通的,合作社所固有的低风险,收入稳定的特性能够较为稳妥的帮助村内特殊农户(子女外出导致劳动力流失严重,因病得灾而一蹶不振的农户)实现脱贫,较为有效的改善极端贫困农户的恶劣生活水平。先富帮后富的理论要求为一部分有能力、有方法富起来的人提供致富的机会,后期通过宣传教育、政府调控的方式引导、鼓励先富人群创造机会帮助后富人群,从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小”“大”结合,方显小岭独特智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51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