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是一条流淌着历史的河,一条流淌着文化的河,更是一条流淌着民俗风情的河。淇河流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留下了灿烂的瑰宝。鹤壁地区作为淇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着大量的淇河流域的文化因素。
为响应国家文艺复兴战略,苏州大学秀水流古韵——鹤壁地区民歌调查与研究实践团队针对鹤壁民歌展开了调研。7月15日,秀水流古韵——鹤壁地区民歌调查与研究实践团队邀请了鹤壁国学会副会长郜清宇与团队成员进行了深入地沟通交流。
郜清宇老师多年担任鹤壁国学会副会长一职,长期从事鹤壁民歌的研究,对鹤壁的民歌了解颇为透彻。也因为经验丰富,研究资历高,郜清宁老师曾多次被邀请去讲授鹤壁民歌的相关知识。
当天,团队成员与郜清宇老师在约定地点展开交流。郜清宇老师将鹤壁民歌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现状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带领着团队成员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感受鹤壁的文化古韵与先人的智慧。在交流的过程中,团队成员认真聆听,仔细做笔记,也将自己了解到的搜集到的信息与郜清宇老师进行对比,交流,彼此擦出绚丽的火花。
郜清宇老师在对鹤壁民歌的现状进行分析时讲到:“……但是很多民歌小调都失传了,特别是我们社会快步从农耕社会过渡到城镇化、工业化,这些民歌小调传承发展的土壤就这样消失了。而很多又没有进入非遗保护项目,这样记得住乡愁的东西就没有了,一代人的记忆一代人的消失,文化的传承也就会永久的割裂。所以说如何传承是一个大的课题。”这一番话给团队成员敲响了莫大的警钟。
鹤壁地区民歌源远流长,殷商时期,为商都畿内之地,经济文化比较发达,《诗经》中的“邶风”,“庸风”,“卫风”即采自鹤壁民间一带。鹤壁作为一个历史发展相当悠久的城市,不能因为时代的变迁而使这一瑰宝殒没在此。这更加坚定了团队成员们展开鹤壁民歌的调查与研究的决心。成员表示,希望可以通过这次的调研,不仅仅只停留在对鹤壁文化的了解的基础上,更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推广我们鹤壁的民歌,让市民乃至国人了解民歌,会唱民歌。
除此之外,郜清宇老师针对团队成员的调研内容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热心地提供了几个符合团队调研内容的村落:“你们刚才也说了,鹤壁市博物馆,图书馆是要去的,我再给你们推荐几个村子你们到时候可以去实地看一下,比如说鹤壁集的王家辿,这个村子很古老,2013年被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它始建于明朝初期,民风淳朴,几个世纪来近乎与世隔绝。村民们保留着最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扁担挑水,柴火做饭,驴车拉货,碓臼舂米大都自给自足,因此被誉为一座天然开敞的‘太行山山村风俗博物馆’,你们也可以去杨庄村,北柳涧村,庞村镇,这些村子保留了很多古文化。”团队成员们听后很是兴奋,表示在日后的活动开展中定会亲自走访,探寻鹤壁民歌的魅力。
结束后,团队成员们趁热打铁,把郜清宇老师讲解的内容记录并总结。同时,也明确了今后实地调研的具体方向。小组成员在这次的交流中也都受益匪浅,充满了满腔的热血与活力,同时也坚定了搞好本次实践的决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50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