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学习马兰精神,感受国之重器,浙大人永远在路上”。
2019年7月22日上午,浙江大学赴陕西西安陕西鼓风机集团实习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探访林俊德院士的故居,传承马兰精神;追溯过去,重温我国核实验走过的坎坷而又辉煌的征程;面向未来,凝聚千禧一代之力量,共铸未来国防重盾。
(图:实践团在林俊德院士故居门口合影)
在林俊德院士的故居,我们跟随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感受着林院士为共和国国防默默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林院士出生贫寒,从就读初中高中到进入浙江大学,一直接受着党和国家的资助,对此,他一直牢记在心,未曾忘怀。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进入核研究所,欣喜若狂,认为终于可以为国献身了。自此,他默默奋战在核试验的第一线,参加了全部45次大大小小的核试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他被指定为“核试验冲击波机测仪器小组组长,在核爆炸产生的蘑菇云还在不停上滚的时候,他带着他的组员,无所畏惧地向着烟云开进,搜寻记录本次爆炸数据的设备;我国第一次氢弹爆炸试验,他临危受命,在零下20多度的罗布泊日夜奔波研制新一代高空压力自计仪……
在我国停止核试验后后,他的科研报国、技术强国的征程依旧没有停止,前前后后获得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27项。哪怕在生命的最后八天,他依旧奋战在第一线—整理移交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资料,探讨爆炸力学技术发展路线,交接两项重大国防尖端项目…站在林俊德院士曾经工作过奋斗过的场所,听着他功勋卓著而又默默奉献的一生,同学们仿佛又看到那个坚挺的背影在他的位置上耕笔不辍。我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直观地感受到林院士精神的力量,深受震撼。
而后跟随讲解员,来到院史馆,穿过时光隧道,目睹着一代又一代核工作者们在小黑板上演算,在没有外界援助的情况下独自攻坚克难,目睹着他们从全国各地被聚集到北京,又从热闹的北京城搬到荒凉无人的戈壁,但是不变的是他们为国家安全尽心尽力的爱国心。前辈们隐姓埋名几十载,为我国国防安全默默奉献,有大付出亦成就大事业。在他们的努力下共和国的国防安全初具雏形,但不意味着未来我们即可高枕无忧。和平时期的核巡查,新型卫国力量的研发,国防重器在核辐射下的应变等等,依旧等着我们千禧一代凝聚力量,共同探索,共铸未来国防重盾。
带着对于一种对于马兰人的敬意和沉沉的责任感,我们驱车从西核所出发,来到了航空工业西安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那个曾今诞生运-20,歼-20等飞机的地方,实地走访车间,间接见证国之重器诞生与成长,感受其中不可磨灭的浙大力量,期待以传承、以进一步壮大。
铁闸门缓缓关闭的瞬间,我们便正式踏上了一块高度涉密的土地。在这里,所有的电脑不允许带入,所有的手机不允许从口袋中拿出,更毋论拍照录音了,因为这里关乎着国产军用飞机的现在与未来,关乎着我国制空力量的强弱。
在制造业中有这样一个说法“航空航天是制造业的皇冠”。在这里,我们近乎看到了国内大型器件制造的最高水准。步入分工明确井然有序的各个车间,映入眼帘的,是精确快速运行各具特色的五轴加工中心:龙门铣,5自由度的机械臂,超大型的立式或是卧式车铣床,蓝色工装寥寥数人的工人们负责调试,监控。从叶片车间到局部装配车间再到总装车间,我们参观着前进着,短短数十步,我们就快进着走完了一架飞机的生产周期,单块蒙皮伊始,成套组装为机翼,最后到整机,这是0.1厘米到100米,是技术攻坚到国防力量的雄起!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事业中,我们看到了浙大力量的参与,机翼的全自动组装生产线来自于浙大柯映林教授及其团队,机身组装过程中的重要机器也是来自于浙大,最后全机的组装还是依靠浙大的数字化飞机装配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浙大力量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我们第一次拥有了如此强烈的历史的亲历感,仿佛跟随着浙大力量参与了历史的书写当中,仿佛参与了国之大器的制造当中。我们定当尽力延续这份力量,让浙大为祖国贡献出越来越多的能量,让浙大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49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