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资源与材料学院辽宁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调研团抵达了辽宁的心脏——沈阳,他们在辽宁完成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考察。长途奔袭的劳累抵不住成员激动的心情。经过一晚的休整,他们开启了本次实践之旅。
行业标杆,改革向前
7月18日凌晨五点,采访小队迎着晨光,踏上了前往东北制药的路。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他们抵达了这个经国企改革洗礼后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公司。在表明来意后,相关负责人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我们介绍了东北制药的一些基本情况和经过“混改”过后取得的相关成就。
作为辽宁省沈阳市乃至东北地区国企“混改”试点企业,开创东北地区大型上市国企“混改”先河的东北制药,在过去的一年中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2018年公司共计投入2.04亿元用于研发,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64.56%,开展研发项目166项,实现营业收入74.67亿元,比上期同年增长了31.51%,而规模指标、利润总额等硬数据均创历史新高。东北制药在混改过程中尝试的方法,选择的道路,成功的经验,都给后改革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公司本身也成为了行业标杆。
政府声音,创新协力
7月18日下午,小队成员共同前往沈阳市科技局,通过采访科技局 ,了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相关政策法规,学习从宏观的角度看这项战略的有关进程。
2017年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十多个关于科技创新的的文件,这种重视力度是前所未有的。自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作为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标志性的数量指标,沈阳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经差不多两年三年翻了一番,增长速度很快,数量在东三省排第一位。
切身体会,体验细节
7月19日,采访小队来到了沈阳精锐数控有限公司。在这里,他们近距离的接触了工作的机床。在机器的轰鸣声中,相关负责人热情的向我们介绍了公司的情况和一些未来发展的展望。如今在工厂中,高智能化、无人化是工厂努力的方向。以前需要三个工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依靠机械臂就可以完成。这样就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耗损,降低了工厂的成本。
负责人表示,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环境和潮流中,东北的公司已经不再适合旧的发展模式和传统的工业,而是要进行形式的转变。“要创新,东北的老工业要走出去只能靠创新。”负责人说。
本溪之行,钢铁待兴
7月20日,小队来到了本溪,采访了本溪钢铁厂相关负责人。作为辽宁的龙头企业,本溪的经济支柱。本钢的效益却是在连年下滑,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本钢选择进行“混改”。“政府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相当成熟了,但是本钢这么大体量的企业,还是第一次。如果成功,那将为全国的企业开了个好头,解决一系列的老大难问题。”负责人这样对我们介绍,话语中充满着希望,“混合所有制改革,它引进民企的管理方式,用实打实的效益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解决的并不仅仅是本钢的问题,还增长了员工的工资,盘活了整个东北经济一盘棋,对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
民众的呼声
在五天的采访的同时,小队成员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社情民意调查,他们选择了附近的居民区,热闹繁华的步行街,人来人往的火车站等地方调查采访。用精心准备的调查问卷,采访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有退休的大爷大妈,有独立经营的自体户,有学校的体育老师,有接孩子回家的家长。他们热心的向我们讲述他们眼中的沈阳。“如果能把排水系统再弄好一点就好了,这一下雨车就走不了。”一位大妈指着街上的积水如是道。嘴里嘟囔着“哎,那问题多了去了”的退休老大爷,却在仔细思考后郑重选择了“沈阳是一个宜居城市”的选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48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