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浙江大学医学院实践团赴浙江杭州上城区调研无痛分娩普及现状及应用效果评价:走近无痛分娩,

来源:浙江大学医学院 作者:无痛分娩

怀胎十月,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呱呱落地,令每一个家庭欢欣鼓舞,但都将给母亲带来令人无法想象的剧烈疼痛。分娩疼痛,被列为最高级别的疼痛,在分娩各产程中都将持续很长时间,给产妇带来巨大的生理和心理的挑战。而无痛分娩技术,医学上称为“分娩镇痛”,使用各种方法能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消失,为许多产妇减轻了生理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障碍。

这个暑期,实践团队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下简称浙妇院),对目前产妇选择无痛分娩的普及现状和应用效果进行了调研,并向院内尚未分娩的孕妇和望月社区的居民宣传普及了无痛分娩技术,旨在了解目前浙妇院无痛分娩使用情况和宣传普及无痛分娩技术,让更广的人群更正确地了解无痛分娩技术。

浙大妇院与医务人员合影。医务人员 摄

实践过程中,实践团队在产科医生崔正慧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浙妇院产科门诊、产后一体化门诊和产一科病区,并对产一科的几位医护人员进行了访谈。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院内主要使用硬膜外麻醉进行无痛分娩,对于条件合适的产妇,特别是初产妇来说,无痛分娩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剧烈的分娩疼痛,使产妇得到充分的休息而增加产力,避免产妇过度劳累或者情绪激动导致的剖宫产。无痛分娩带来的并发症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可能产生的风险大多只是麻醉风险,而事实上硬膜外麻醉所使用的麻醉剂量只为剖宫产的1/5~1/10。

在获取医生和产妇的同意后,我们还向门诊和病区的部分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涵括了已使用无痛分娩正处于产褥期的产妇、已顺产但未经无痛分娩的产妇及正处于不同孕周的准妈妈们。在访谈使用了无痛分娩的产妇过程中,我们常常能听见“打了无痛后几乎就不痛了”、“感觉很好”、“全程都很舒服”的描述,并且大多只存在腰疼的并发症,并无其他不适。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可以了解到,对于无痛分娩技术,产妇虽会因为个体差异产生不同的主观感受,但都极大程度地减轻了分娩时的痛苦,产后心情也可以恢复得很好。

队员对产科医生进行采访,医生向我们介绍院内无痛分娩的情况。谢霏 摄

队员对使用无痛分娩产后三天的产妇进行采访。钟思衍 摄

相比起无痛分娩的益处来说,目前浙妇院内无痛分娩的使用率大约只在50%-60%,远不及国外已广泛普及的程度,这与国内麻醉医生数量严重不足的客观条件,孕产妇及其家属对无痛分娩的主观认知程度较低,受传统观念制约影响而崇尚自然分娩、担心无痛分娩会对胎儿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等等都是息息相关的。

全体队员在望月社区中心广场的合影。

队员向居民介绍无痛分娩相关知识,并发放宣传册。潘奕祺 摄

根据访谈和问卷调研的结果及实践前查阅到的无痛分娩相关资料,实践团队制作了无痛分娩的科普宣传手册,在浙妇院的产科门诊处向孕妇发放了宣传手册并讲解了无痛分娩的知识,消除了许多准妈妈及其家属心中的担心疑虑。实践团队还来到望月社区,向适龄青年及家中有育龄子女的中老年社区居民进行了科普宣传。由于望月社区外来人口较多,人口密度和流动幅度大,是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在杭州的栖居之地,因此不少居民在生育知识上相对匮乏。在实践团队的科普宣传后,不少居民从未曾听说过无痛分娩到初步了解无痛分娩,从怀有疑惑担忧到正确认识无痛分娩,达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经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实践团队成员更加深入地学习了无痛分娩技术,了解了浙妇院产前、产时、产后一体化医疗体系,也感受到了当前孕产妇和普通居民对无痛分娩的认知程度很低,深刻地认识到更加广泛地宣传推广无痛分娩技术、正确地了解认识无痛分娩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下,现代医学从注重躯体的生理健康渐渐转向追求身体、精神、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无痛分娩技术,作为一种医疗技术手段的同时,更是一种人文关怀,是对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追求。正如李银河老师所说:“产妇分娩是否痛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为产妇减轻痛苦,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也反映了一种生育文明。”通过此次实践调研,实践团队走近无痛分娩,宣传无痛分娩,帮助更多人正确认识无痛分娩,也希望更多人追求更好的生命状态,避免没有必要的痛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46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青岛科技大学赴山西灵丘“红色基因”文化传承团参观山西润生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7月25日10:15许,青岛科技大学赴山西灵丘“红色基因”文化传承团参观山西润生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山西润生大业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前身为太原市润生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山西省唯一一家专业从事新生牛…
中国矿业大学学子赴广西开展“精准扶贫之就业”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2019年8月10日上午,中国矿业大学环测学院党员工作站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莫清驿来到广西省北海市福成镇山梓村张达形家,开展关于精准扶贫之就业的问卷调查和采访活动。实践团队成员在采访中了解到,张达形是村中…
青岛科技大学赴山西灵丘“红色基因”文化传承团参观大同宗银银制品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7月25日8:20许,青岛科技大学赴山西灵丘“红色基因”文化传承团参观了大同宗银银制品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所生产的银制品多次获得省级奖项,多次作为礼物赠予重要人物。在带队讲解的指引下我们依次参观了制…
青春歌声嘹亮,祖国未来闪耀 | 华南师范大学三下乡
2019年7月19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赴广西百色十九大宣讲团在百色起义纪念园开展“青春歌声嘹亮,祖国未来闪耀”主题快闪活动,以嘹亮的青春之声,追念起义烈士的豪迈,释放满腔的自豪,点燃群众的爱国…
青岛科技大学赴山西灵丘“红色基因”文化传承团参观灵丘规划展览馆
2019年7月25日上午十时,“红色基因”文化传承团的队员们来到灵丘规划展览馆,了解灵丘人民及领导人对灵丘未来的规划及展望。在讲解员的讲解下,队员们对灵丘县的规划有了初步而又整体的认识。首先他们了解到…
华南师范大学三下乡:公益电影进社区,红色教育动人心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赴广西百色十九大宣讲团于2019年7月17日至23日深入革命老区广西百色,开展了红色电影进社区等主题宣讲活动。宣讲团分别来到那毕小区、莲塘社区以及中山社区,在社区干部的热情帮助下,…
青岛科技大学赴山西灵丘“红色基因”文化传承团参观山西好山好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7月24日下午2:30许,青岛科技大学赴山西灵丘“红色基因”文化传承团参观了山西好山好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好山好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经理给我们详细讲解了生态循环优种肉牛养殖项目,该项目是大同市委市…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三下乡”活动正式开始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三下乡”活动正式开始8月10日上午9点,阳光明媚,湘潭大学化工学院“三下乡”活动于化工大楼A208正式开始。在活动开始前,举行了一场培训,意在确保活动开始顺利进行。首先,由化工学院第十…
青岛科技大学赴山西灵丘“红色基因”文化传承团进固城村入户拜访老党员
7月24日下午4:30,青岛科技大学赴山西灵丘“红色基因”文化传承团进固城村入户拜访老党员。所行团队一同先来到固城的村委会,由扶贫小组组员为大家介绍了村里近期扶贫成果。介绍结束后,由村委会工作人员分别…
探御窑金砖古韵,寻“博物馆+文创”模式之发展方向
7月8日,苏州大学探究“博物馆+文创”模式下地域文化的传播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赶赴苏州御窑金砖博馆对其文创产品的现状及地域文化传播效果进行探究和考察。在前往御窑金砖博物馆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