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修径凿一邃,壶天结一庐

来源:苏州大学文学院 作者:刘梦婕 俞歆航 周欣沂

7月14日,苏州大学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泽一隅清幽,观四季流转—苏州园林漏窗、铺地图案研究”团队分为第一小组去往网师园拍摄漏窗和铺地的素材。

网师园是苏州小园的代表。它占地仅10亩,是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修径凿一邃,壶天结一庐”一句便突出了网师园小园极则的特点。网师园这个名字中“网师”两字指“渔翁”,暗含着隐逸的思想,反映出园主人在官场失意之后隐居江湖的思想。

窗为园之眼

(图为网师园内漏窗拼接合集)

网师园的花窗中最多的是海棠花纹花窗,有的是斗方套海棠花纹,它的四角隅形似简化鱼纹;有的是扁方套海棠花纹,四角隅似展翅蝙蝠纹,左右各以两如意头纹相背呈蝴蝶纹样;还有的是斗方套四蝙蝠围海棠花纹,四角隅夔龙纹如意结套菱形……海棠有花贵妃、花尊贵之美称。海棠的“棠”和“堂”谐音,寓意为阖家美满幸福。网师园的海棠花纹花窗多由海棠花纹与其他图案组合,如梅花纹、夔龙纹、如意头纹、十字纹等,丰富了海棠的吉祥涵义。

网师园殿春簃外的一条走廊上,有着五扇花窗。第一扇为六边形的冰裂纹花窗,是自然形成的六角雪纹,苏州地区的雪花常呈六角形,古人称其为“六出飞花”,这扇冰裂纹花窗又寓意着寒窗苦读。接下来连着三扇都是圆形花窗,分别是灵芝花纹、拟日纹和向日葵纹花窗。灵芝花纹寓意长寿;拟日纹象征太阳;向日葵纹象征光明、希望,也象征“向往渴慕之忱”。三扇圆形花窗又一起寓意着连中三元。最后一扇则是如意海棠卍字形花窗,海棠花是春天的象征,和卍字纹组成满堂万堂吉祥的涵义,同时在这里又构成了官帽的形状,寓意金榜题名。园主人在这里设置这一条长廊,寄予着他对子孙后代的期望。

隐为园中意

(图为网师园内仙鹤铺地)

(图为网师园内鹿纹铺地)

网师园的铺地大都隐含着隐逸之情。在众多铺地中有一幅鹿纹铺地。《易林》:“鹿食山草,不思邑里。”鹿幽居山林,逐食良草,恬淡清净,安于自然,与古代的隐士精神相契,因此,古人常以“麋鹿之情”比喻隐逸之情。此外,园中还有两幅仙鹤纹铺地,鹤喜欢栖息在远离尘嚣的深谷、小渚,有隐逸的象征,《诗经·小雅》篇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的比兴,用“鹤鸣”比喻身隐名显的才德之士。宋代隐士林和靖“梅妻鹤子”的故事,也让鹤与山林隐士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图为网师园内瓶花铺地)

除了鹿纹、仙鹤纹铺地,院内还有着两幅荷花纹铺地。莲花被崇为花中君子,在中国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周敦颐有言“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即是对莲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一幅是扇形铺地,想要走上冷泉亭,必然要踩在这扇面之上。扇同“善”,即告诫后人要时时行善。另一幅则将荷花、莲蓬组合插于瓶中,为“四季瓶花”之一的瓶莲,也象征高洁的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46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开展爱国教育活动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开展爱国教育活动作者:贾世杰(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6日,建筑工程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在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小学…… 贾世杰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行演讲比赛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行演讲比赛作者:王美琪(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5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不知不觉已经在申楼小学工作了8天了。为了锻炼学生…… 王美琪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特色音乐教学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特色音乐教学作者:饶旭波(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4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已经在申楼小学连续工作7天,经过前几天的适应…… 饶旭波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教学测试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教学测试作者:王群(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3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不知不觉已经在申楼小学工作了6天了。为了检测学生们…… 王群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二次阶段性总结大会暨校长讲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二次阶段性总结大会暨校长讲话作者:侯卓鲁(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2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已经在申楼小学连续工作5天,在…… 侯卓鲁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办趣味运动会顺利进行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办趣味运动会作者:蒋正坤(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1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的成员为丰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减轻学习压力…… 蒋正坤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召开工作总结会议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召开工作总结会议作者:于笑笑(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0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的成员于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小学开展支…… 于笑笑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四天支教活动顺利进行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四天支教活动顺利进行作者李景森(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19日下午,“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实践团在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村进行第…… 李景森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赴卧龙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网讯(通讯员毕晓亮)为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当代大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严于律己的良好精神风貌。近日,美…
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培训工作正式开启
8月10日上午9时,化工学院参加暑期三下乡的同学们齐聚化工大楼A208,为了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举办了本次培训。首先由化工学院第十九届学生会主席廖环宇为大家进行安全培训。在培训中,她强调了安全的重要…
南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走进黄台岗镇画家村
本网讯(通讯员宋泽霖)为建设美丽乡村,推动精准扶贫建设,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7月8日至13日,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志愿者们来到黄台岗镇画家村开展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赴 黄台岗镇画家村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中青校园网南阳7月16日电(通讯员毕晓亮)为建设美丽乡村,助力脱贫攻坚,进一步活跃农村文化生活。7月8日至15日,由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志愿者们组建的“美丽乡村行”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赴南阳画…
西北民大电商起航,致力脱贫攻坚。
7月14日,西北民族大学赴嘉峪关市生态调研研究小分队来到了嘉峪关市开展“寻找甘肃好特产一嘉峪关站”工作,并计划在此宣传“搜特产”电商平台、寻找嘉峪关好特产商户、招商入驻,助力精准扶贫。嘉峪关市是一…
寻访苏式汤面,感悟苏州文化
7月11日,苏州大学“廖松蒿笋试春盘——苏式汤面的文化与传承”实践团队来到了观前街上的同德兴面馆,对食客进行随机采访。其中,一位本地居民王先生表示,苏式汤面是从小吃到大的,浇头也都是传统的苏式菜色…
爱·接力公益支教团B队第三天
今天是爱·接力B队来到睢县周堂郑营良浩小学正式教学的第三天。今天早上我们拿出了学校的音响,带着孩子们做早操。早操时间一到,雄壮的运动员前进乐曲响起,各班的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列,一个个昂首挺胸,精…
南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开展 “美丽乡村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中青校园网南阳7月16日电(通讯员毕晓亮)为建设美丽乡村,助力脱贫攻坚,进一步活跃农村文化生活。7月10日至15日,由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志愿者们组建的“美丽乡村行”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赴南阳画…
南阳师范学院志愿者 赴画家村开展美育下乡志愿活动
本网讯(通讯员毕晓亮)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贯彻学习十九大精神,发扬青年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宗旨,切实推动学校美育工作再上新台阶。7月7日,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三十…
大数据助力“小”阅读,“老”文化走进新时代
人文是科学发展的向导,科学为人文发展奠基。以四大名著为样本的数据可视化研究很好地结合了人文与科学,也巧妙地融合了艺术与现实,为学者提供了耳目一新的思考方向,也对古典文学的大数据探究做出贡献。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