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8-5 孙佳琪 赴日照莒县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实践团队
吟诵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为弘扬传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在赵家石河村,实践团队开设了吟诵经典课程。老师从原文领诵开始,引导孩子们理解文人的思想情感,声情并茂的吟诵唤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一起唱响这些古韵悠扬的文化瑰宝。激昂的《少年中国说》让孩子们感受到文人渴望祖国强大的爱国思想和积极乐观的民族精神;《水调歌头》让孩子们体会到,虽然相隔千里,总还能心心相印,共赏圆月;“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告诉孩子们要今日事今日毕,不能随意拖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让孩子们看到了梅花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的高风亮节。
中午,实践团队的指导教师赵遵田教授来到了赵家石河村。赵教授在百忙之中放弃了两个重要的会议来看望实践团队,与成员们深入探讨了过去几天的感悟与收获及展望,并与成员们共进午餐,让队员们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怀和支持。赵遵田教授还给队员们讲解了此次实践的重要性,对团队表示肯定,并鼓舞队员们接下来的实践活动,老师的鼓励让团队队员们备受激励,更加坚定了扎根乡村,做有志青年的决心。
工笔画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认知,更考验孩子们的耐心。下午,实践团队为孩子们带来工笔画课。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牡丹、荷花为意象,或寄托主观情思,或富有文学意味借物抒情。实践团队以这两种花为例,给孩子们普及工笔画的画法和上色技巧,让孩子自由选择对象,充分考虑孩子们发展中的多样性。荷花淡雅高洁,出淤泥而不染;牡丹端庄大气,花开时节动京城。愿通过工笔画课的普及与学习,让孩子们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也希望荷花的圣洁坚贞和牡丹的卓尔不凡能够伴随孩子们,清香远溢,沁人心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29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以青春之火,燃青春之焰—记重庆示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实践活动2022年7月2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志愿团队在丰都镇包鸾县迎来了三下乡志愿活动……
吴苇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暖暖三下乡,精彩表演时——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三下乡团队汇报表演2022年7月20日,为了展示志愿队为期一周的三下乡志愿活动成果,完美收官此次三下乡志愿活……
龙清财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不散场,鸾乡存心间——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汇报演出为响应党“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号召,并展现志愿者们……
徐光贤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启梦于乡,歌舞飞扬——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汇报演出7月20日上午十点,为了展示七天以来的教学成果,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风采,同时……
钱姚宇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启梦包鸾乡,携手“鸾妈妈”共创美好——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志愿服务队汇报表演秉承着“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理念,重庆师范大学“青春……
彭婉莹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启梦鸾乡—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汇报展示活动为给丰都县包鸾镇群众送上夏日的清凉与欢乐,提高儿童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操、助力包鸾镇儿童的……
曾裔郎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鸾鸟彩凤朝阳而生——记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启梦于乡”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汇报演出为向包鸾镇群众及展示本次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启梦于乡”志愿服务队“三下乡”实践成果,给当……
郑力源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启梦鸾乡,扬帆远航——记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启梦鸾乡”留守儿童红色宣讲暨三下乡成果汇报展示为体现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帮助,让文化教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让红色文化更好地传承,……
闫宇菲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