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壮锦呢?
壮锦,实则是壮族织锦的简称。相传起源于宋代,壮锦到明代发展到了顶峰,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主要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有着各种各样的图案,代表着壮族人民的特色。
壮锦工艺植根于壮乡的山山水水,它是广西少数民族多姿多彩民俗风情的一种物化形式。壮锦与壮乡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壮锦文化内涵之爱的信物
壮锦是曾经的壮族妇女必不可少的的嫁妆,其实现在壮锦仍然是作为部分地区的壮族嫁妆。织锦曾经是壮族山区女子寄托情感的最好方式。山里的那些心灵手巧、手艺好的姑娘往往最受大家欢迎,也成了小伙子最爱追求的对象。
有的壮族姑娘在八九岁就开始学习织锦绣花了。在她们生命中经历的情感点滴:对山歌、抛绣球、订婚、结婚、生儿育女......她们将心中的情与爱,一针一线、一经一纬地织进为自己做的嫁妆、为爱人做的绣球、为孩子做的背带、为亲人做的盖被中,千梭万梭,编织着她们的思念与爱意,美好的憧憬和希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26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