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随之伴随的是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对田园式乡村生活的渴望日益增强。乡村利用城市人的心理,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市人走进乡村,感受自然,这也使得许多无名村庄为人所知。

“凝聚青春力量,推助乡村振兴”实践队于7月31日上午9点抵达淄川区磁村镇北山寺村,一齐欣赏山中美景,领略山中民宿的风光。
藏在深山人未知,是对北山寺村最真实的写照。石屋依山层层而建,农田与树木交错,否成了一幅美丽祥和的鲁地乡村画。站在高处望去,整个石村泛着青白,透出古朴的美。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巷,轻步拾阶而行。石墙夹着石径,石径缀着石房,石墙撑着石椽,石瓦缀在石顶,错落有致,千姿百态。抚着石围墙,踏着石梯,轻轻步入一家石院,推开贴着门神的小石门,穿过摆放着石臼、石锄、石铲等器具的过廊,一个由石板砌成的北方民间小四合院静静伫立。一片石板从墙缝伸出来,上面落着斑驳的灰尘和许久不用的农具。大大小小的石头已融进百姓生活中,随着时间流淌,被历史记录。

在这里品尝地道的农家菜,虽说没有大鱼大肉,但都是最实在的养胃的山中小炒。虽说是在山村,但屋内舒适整洁,家具家电齐全,日常起居非常方便。山中对蚊虫的防范措施也很到位,干净整洁。住在这里,有种隐居山里的韵味,厌倦了都市里林立的高楼大厦,来感受淳朴的民风,和家人一起享受美好的乡居小住,返璞归真。
乡村民宿在未来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发展民宿的基础,而适当的宣传和正确的管理方式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也才能真正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也才能真正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常思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08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城南7公里的潞村古村落,是世界丝绸之源。这里出土的两片千年丝箔残片把我国丝绸文明史提前到4000多年前。此次文学院 “湖韵遗丝,……
刘泽承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南浔,一个孕育了中国桑蚕丝织文明的地方。湖州闪亮的丝绸文化文化名片,从这里开始。7月上旬,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
汪梦婷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7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前一日的行程、采访汇总。20世纪30年代,慎微之……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是世界闻名最好的蚕丝,是浙江省的传统丝织品,属于南浔特产。辑里丝是一种丝中极品,因产于南浔辑里村而得名。在清朝,辑丝一直作为帝……
徐姣娉 查看全文 >>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7月16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活动进行到了最后一站——钱山漾景区。两位负责人和四位团队成……
张芸 查看全文 >>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暑期实践调研团前往湖州市潞村探访丝文化,并借此机会了解湖丝文化的发展……
王奕 查看全文 >>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在“一带一路”时代强音号召下,“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以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为切入点,……
董丹娜 查看全文 >>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5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工作汇总。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市民与……
方超颖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