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的红色传统教育活动之“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姜昌海

在2019年7月7日上午11时10分,由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的红色传统教育活动之“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顺利展开。

南京小分队的成员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门前集合,他们整装后,开始进入纪念馆。尽管是7月骄阳似火,但是仍然抵不住南京小分队的参与积极性。他们走到在一个公告牌前,拿出各自的手机进行了网上公祭仪式,在网上为遇难者献花后,继续前行。

小分队成员来到集会广场,在经过30分钟的等待,在12点10分小分队进入纪念馆,里面整个是黑暗的,只有文物旁边才有亮光,小分队成员分开去看不同的历史记录和遗迹,并做过程记录,里面展示了许多当时大屠杀的历史事实,还有受难的同胞的遗骨。

在经过40分钟的参观后,小分队成员来到一个明亮的地方,里面放了寄语本,每个小队成员留下了自己的寄语。之后他们汇合后离开了纪念馆。

12时50分,小分队成员在一处城墙边上汇总他们当时在纪念馆的记录,汇总完之后,他们在一处遗址处拍照记录。

南京大屠杀是不可抹去的悲痛,是历史事实,是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给南京同胞带来的心灵的创伤,任何想要篡改这个历史事实的行为,中国人不会答应,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不会答应。身为中国人,只有铭记历史的教训,带着教训不断前进,避免悲惨事实的重复再现。

铭记历史,砥砺前行,是每一个中国青年应该认真践行的。中华民族正从在东方崛起,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忘记历史,更要努力前行,才会不辜负洒落国土的英烈热血。

此次活动的第一站,使小分队成员的每个人都深切体会了南京大屠杀的悲痛事实,深刻的理解了“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这句话。

结束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活动,南京小分队的成员开始了新的活动历程,2019年7月8日上午10时,小分队成员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门前集合。在经过10分钟的准备后,队员们走进烈士纪念馆内,看见墙面上刻满了名字,墙壁上挂满了烈士的照片,玻璃柜里摆放着他们的遗物。小分队成员们停留在原地被烈士的英雄事迹所震撼。他们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在烈士照片前庄严敬礼。

10时40分,小分队成员们继续前行,这个纪念地方设计非常宏伟壮观,对称工整,他们在一处大石碑前停留,那座石碑上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然后,他们们在石碑前面共同唱起国歌。之后,成员们开始前行,再去纪念碑的路上,成员们不断咨询讲解员了解这个纪念碑的历史。

11时小分队成员到达了纪念碑前,那个纪念碑十分宏伟,小分队成员每个人在纪念碑前放上一束菊花,祭奠烈士,之后大家绕在纪念碑后去观看纪念碑后面的文字。之后大家在这里拍照记录。

雨花台精神,是小分队成员最大的收获,他们在纪念碑前久久站立,心中立下誓言,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这个精神将会办他们远行。纪念碑前面的阶梯,由花草组成的两个个醒目的大字,“信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的核心,当代青年应该深刻领悟这个精神,将这个精神运用于实践,带着这个精神,不断前行。

结束了雨花台的纪念活动,小分队成员们汇总了雨花台的所学精神,和自己的深刻感悟。

2019年7月9日10时,小分队的成员们到达了本次红色教育活动的最后一个地方——梅园新村纪念馆,经过10分钟的准备,小队成员开始出发。进入梅园新村后,在纪念馆的庭院的正面墙前中有一个以周恩来同志当年步出梅园新村30号大门的照片为原型的神、形具备的铜像,令人心生敬意。小分队成员在铜像面前照留念以示缅怀。

10时30分小队成员进入史料陈列馆,馆中山墙上变形组合的马蹄莲和正面墙上变形的梅花等艺术品,代表着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处变不惊、从容机智的大将风度和傲霜斗雪、蔑视强权的坚强意志。小分队成员在此认真地记录自己的所得。

参观了陈列馆的历史资料后,11时,他们来到了中国共产党办公原址——梅园新村十七号、三十号、三十五号。十七号是中央代表团办事机构的所在地,有外事组、新闻组、军事组、妇女组及八路军驻京办事处等。成员们认真记录了所见到的东西。

梅园新村之行,让小分队的队员们体会了这一段伟大的历史,对这段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品质,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对小分队来说是他们的重要收获。

为时三天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此次南京的小分队的收获很多。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作为中国当代青年,应该铭记这十六个字,发扬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不怕困难,相信经过时间的考验,会成为优秀的接班人。所以,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习需要这些优秀的接班人去完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03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以数字藏品助力汉剧传承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生们在非遗传承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利用数字藏品的形式,致力于发展汉剧品牌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所重视文化传统……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剧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子们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工作,通过努力打造汉剧专属IP,促进多元销售,推动汉剧品牌文化的发展。据了解,汉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创新实践,推动非遗汉剧品牌化发展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一群学子成立汉剧创新团队,该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成功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的传承与发展,打造出一系列汉剧专属IP,并通过多元销售模式,有效促进了汉剧……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绣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一支独秀”创新实践队在非遗传承领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与活力。他们积极参与汉绣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倡导文化自信,助力打造汉绣专属IP,推动多元销售,促进……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支持留守儿童教育,积极促进乡村与高校合作交流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9日电(通讯员杨寒)为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近日踏上了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的旅程,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牢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4日电(通讯员杨寒)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于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展开关爱教育实践……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为留守儿童带来温暖的关爱

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开展一项旨在关爱留守儿童的美育帮扶实践活动。通过一堂精心设计的硬笔教学课,团队成员不仅传授了……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梦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6日电(通讯员杨寒)为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情况,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动,以留守儿……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商学院团委开展“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4月19日,商学院团委在长沙西湖公园开展为期一天的“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活动前…

筑牢反诈防线,守护校园净土

近日,24090441班宣传委员与组织委员携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反诈指南宣讲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反诈知识课…

2023级金融班举办“碑前躬行,身后继志”志愿活动

(通讯员王笑贺)4月19日下午,商学院2023级金融学班举办以“碑前躬行,身后继志”为主题的志愿活动。此次活动由青志协小组长…

青春挺膺护国安:24090441班团日活动风采

在国家安全愈发成为时代焦点的当下,24090441团支部紧跟步伐,于近期精心组织了一场以“国家安全,青春挺璎”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通讯员张学鹏)4月19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23级经济班的志愿者,带着…

最新发布

关爱唐氏宝宝,陪伴星星的孩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知为何,我偏爱这句话。于是,在这个大一的暑假我很荣幸地加入了安徽师范大学数统学院赴芜湖“雷锋驿站——关爱天使宝贝”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团队,跟着队员们一起参加暑…
“彝梦益行”暑期社会实践 | 对焦彝区教育,爱心课堂助前行
7月15日早8:30,经过一夜的休整,“彝梦益行”实践团成员又踏上了上山的路。虽天公不作美,一早就飘起连绵细雨,但实践团成员们的热情不减、步履不停。有了第一天的初试,队员们对走山路已熟练了几分。在云雾…
瞻精神丰碑 走学习之路:寻宝经兵瑞金分队在瑞金开展实践学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运动,造就了瑞金耀眼的历史地位: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中国苏维埃运动大本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赤色首都、红军统帅部和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以及毛泽东思想和人民代…
“传承红色基因,再走红色征途”实践活动总结
通过为期七天的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再走红色征途”调研团了解学习到很多。在最后这一天,“传承红色基因,再走红色征途”整个调研团的队员也开了一个总结会议。每个人对这次的社会实践都发表了自己的…
“彝梦益行”·我们在路上
实践团到达目的地合影2019年7月14日上午10点,成都理工大学“彝梦益行”暑期社会实践团从雷波县驱车一个半小时后顺利抵达本次社会实践目的地——雷波县马湖乡大杉坪村。一下车,在“第一书记”刘传星的带领下,…
淮阴工学院“红色寻迹”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传承淮海战役精神,凝聚时代奋进力量”主题活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是涵养政治品格的营养剂,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革命精神。7月18日至19日,淮阴工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红色寻迹”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徐州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
今日启航,却从未停下
2019年7月06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小队“走进丹江口,助力河长制”来到了南阳市淅川县,秉承着宣传需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天下午小队来到了人流量较大的淅川县文化广场进行宣传。在…
当少年梦遇上家国情:滁州学院学子走进社区助力中国梦
夏日浓烈,蝉声不息,抓住七月的尾巴,滁州学院“我与祖国七十载”实践团队走进滁州市龙池社区,开展了一场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引导少年树立理想,用缤纷少年梦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淮阴工学院“红色寻迹”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传承雨花英烈精神,品悟共产党人初心活动
为追寻先烈们的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弘扬红色文化,牢记时代使命,不忘初心,争做时代青年。7月17日,淮阴工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红色寻迹”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访雨花台烈士陵园和八路军驻京办事处纪念馆,开展“…
助力美丹江,你我一直在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南水北调中线的源头。丹江口水库碧波荡漾,沿线村庄静谧如世外桃源,美不胜收。从2017年习总书记发出每条河流都要有“河长”的号令,逐步普及,到2018年12月河南省河长学院在华北水利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