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南京师范大学“非遗文化,青海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四位成员回到了他们熟悉的地方青海,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责任进行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团队成员在商定好事宜,确定好分工后,一同去了青海省博物馆,不过很可惜博物馆闭馆无法参观,转而参观了藏文化博物馆,里面残缺不全的古籍文献是对历史对文化的见证,还有藏族服饰、彩绘、藏药标本、民俗等无不体现着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积淀。参观完毕后成员们分别展开了对自己家乡当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化的调研。在这期间,我们正赶上青海西宁解放七十周年暨第十届老爷山花儿会,各种优秀民间曲艺,舞蹈,歌曲,才艺等演出充分展现了新时期的精神风貌,皮影戏艺人们的双手粗糙却又灵活,眼中充满着他们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心与决心。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青海这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方文化,并世代传承,这些保留下来的“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造就了青海省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表现了青海的民风民俗,诸多方面仍留存有淳朴的古老形态。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让尽量多的人了解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爱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93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