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服务兴乡村”号召,切实深化“双百双进”活动,有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近日,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拾忆抗战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徐村村开展以“文化兴盛”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
一:倾心准备,用心出征
出征前期,指导老师针对前期实践成员们所搜集的徐村资料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收集方式和渠道应多样化,不能仅仅局限于网络上的资料,可从档案馆、文史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多种途径进行搜集整理;二:搜集内容应广泛化,不能只集中于美国飞行员杜立特这一个事件的点。而应该由点到面,站在浙西抗战的大背景下,对浙西地区的抗战历史与典型故事进行收集与整理,从一个区域范围的视角来审视徐村抗战文化所具有的时代价值。除此之外,指导老师提及了在实地调研访谈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传授了相关的一些小技巧,要求成员们在了解访谈提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完善相关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且能随机应变。这不仅有利于成员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了解徐村抗战文化的变迁与发展过程,而且能激发成员们的积极性并且提高其实践调查能力。
二:初访徐村,寻抗战之根
初访徐村,团队通过“一对多,后补充”的形式对村主任林华进行访谈,他表示,徐村除了有著名的杜立特文化,还有历史名人李时珍采药的事迹遗存,现今这两大块历史文化有相关的宣传牌悬挂在葡萄园的文化长廊。徐村的特色经济有仙草小镇和葡萄园基地等,都是吸引游客的重点项目。但了解后成员们认为,徐村的产业经济并非十分独特,对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大、范围不够广泛。因此,成员们想努力做好文化宣传工作,深入挖掘徐村村落文化内涵,打造徐村特色文化品牌,发展特色文化,以此来带动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
三:挖掘历史,探寻家根
为探寻家根,成员们有幸采访到《徐村村志》的作者即徐村当地大学生孙飞虎先生。他表示,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群国者以志为鉴。村志作为“一方之全史”,一部“百科全书”,记载着徐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自然到社会,从政治到经济,从历史到现实,从人物到风貌的全部演变过程,是徐村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爱家乡的教科书,具有着独特的永世传承的历史价值和经世致用的文化价值。在谈到村志对徐村产业经济有何帮助时,他说道,文化是软实力,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充分带动徐村的产业发展,扩大徐村的宣传力度。成员们深刻的记得他那句话“文字价值胜于实物价值”,提醒着实物正在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流逝,但文字记载的东西可以让后人翻阅,保护和流传下来。
四:兴徐村文化,促经济发展
而后,成员们走访徐村,对当地的一些百姓进行了相关访谈。当成员们问到村内文化方面发展时,他们则表示不太关注也不太了解,从中也可看出其实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有所欠缺,村民对徐村的历史文化发展了解不够,也让成员们更加坚定要深度发掘徐村文化,振兴与传承文化精神。成员们还采访了徐村书记张生强,对他进行了“面对面,一对多,后补充”形式的访谈。他对徐村做了一个简单的基本介绍,徐村是三A级风景区,是“果蔬之乡,生态之乡”。在采访中,成员们了解到,村里花了不少钱修水泥路,或新建,或拓宽,有句古话是“要致富,先修路”,但其他项目也存在资金匮乏的情况。在提到关于杜立特文化纪念馆时,他表示仍需要各方面的较大努力;同时,文化长廊进一步的修建完善也是遇到了一些的困难,也将更加努力。因此,他希望成员们能利用好当地的绿水青山、老地下党革命史、明代李时珍采药事迹、救助美国飞行员杜立特事件等方面,来突出宣传徐村的特色发展,助力徐村振兴。
五:忆抗战,促振兴
同时,成员们积极前往天目山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据了解,徐村依靠优越的地理优势,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契机,打造了以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生态休闲村。近几年申报完成了很多项目,如:实施垃圾分类处理、拓宽硬化村道、种植绿化、修筑防洪堤等水利设施、建成以葡萄种植为代表的各类农业种植基地、创建农业观光长廊建设等。
最后,成员们表示,徐村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村庄面貌不断改善,以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为主导的产业特色日渐成熟,但村民对徐村文化发展的了解不够。文化的兴盛需要经济的基础,而想要发展经济,文化软实力也是战略重点,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前提,因此成员们也表示希望能通过发掘、振兴与传承徐村抗战文化,来提高徐村的文化软实力。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直面和解决的一个全新课题,成员们也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去还原历史文化,振兴乡村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58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