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青春,情暖童心”社会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号召,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到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汉台区徐望镇余桥村,协助当地教育部门开展教师技能培训,帮助当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发挥实践团成员的智力优势和专业特长,组织团队面向该地区贫困家庭儿童,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教育精准扶贫关爱活动,为“十三五”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
7月18日是陕西理工大学“守望青春,情暖童心”社会实践团来到徐望镇余桥村的第十天。在实践团的精心策划和准备下,越来越多的孩子来到实践地点学习。教学依然按不同年龄段分组进行,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音乐课:心灵的花朵需要用爱来浇灌,感恩的世界需要用真情来装点。
音乐课上,音乐老师郑珊给孩子们教《感恩的心》的歌曲和手语操,她先给孩子们朗诵了一遍歌词:“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老师老师,这首歌的歌词是什么意思啊?”面对孩子们的疑问,音乐老师何雨薇给孩子们讲述了创作这首歌背后的故事。“老师,我好想学这首歌啊,你快给我们教教吧!”孩子们跟着两位老师一句一句地学会了歌词,一点点的学会了手势。看着孩子们慢慢地学会了歌曲和手势,两位老师欣慰地说:“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这首歌懂得感恩无处不在,回报不分大小。在今后的生活中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时常怀着一颗感恩之心。”
礼仪课:登高山之巅,勿忘父母情;入成功之道,切记恩师意。
礼仪课上,礼仪老师郑嘉伟生动有趣地给孩子们上了一节师礼课,从历朝历代的拜师礼讲到现今的拜师礼,孩子们听得不亦乐乎。“大家有没有听过《孔融让梨》这个小故事呢?谁可以给其他小朋友讲一下这个故事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告诉老师自己知道这个故事,最终班长李东林同学带着大家重温了这个典故。紧接着郑老师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寓言小故事告诉孩子们要发扬尊师重道、尊敬父母、礼让兄长等中华传统美德。为了让孩子们能亲身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郑老师带着孩子们进行了拜师礼仪式。通过这堂礼仪课,实践团衷心的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负师恩、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做一个心存感激的余桥少年。
学业辅导: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实践团主要针对他们的暑假作业以及在课堂学习中遗留的难点问题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学业辅导期间,实践团成员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为学生们答疑解惑,耐心地为他们进行学业辅导和知识梳理。他们兴奋地对实践团成员说:“以前遇到不会的题也不知道问谁,只能去问老师,现在我不害怕写作业了,我以后也要向老师们一样考大学,有机会回到余桥来教弟弟妹妹们,做个有用的人!”通过短短十几天的辅导,虽然不能显著提高他们的成绩,但是希望可以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
“点赞中国”主题班会:
班会由班主任孙思懿老师主持,课堂一开始,映入孩子们眼中的便是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孩子们聚精会神的盯着屏幕,感受着余桥村以外的世界带给他们的震撼。纪录片播放完后,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老师,外边的世界可真美啊,还有那个大飞机飞得好快,好想坐上去和小鸟说说话。”“我也想坐飞机去找爸爸妈妈,我好想他们。”“我想去看看外边的世界。”孩子们纷纷描述着自己脑海中的想法。“老师您能不能再多给我们讲讲?”面对孩子们期望的眼神,孙老师逐个地向孩子们介绍了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世界最大基因库、世界最大单体射电望远镜“天眼”、 超算世界第一“神威太湖之光”等我国近几年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快要下课时,孙老师对孩子们语重心长地说:“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考上大学,就可以从小村庄走出去,去外边的世界看看,感受科技发展带来的力量。”
实践团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要,结合自身已有的资源给余桥村的孩子们开设了一系列文化课程和教学辅导。初伏天的酷暑抵挡不了实践团成员和孩子们共同学习的热情,通过为期十多天的共同学习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将牢记党的关怀与教导,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以实际行动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史进程,学习成长,奋斗奉献,放飞梦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57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