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生探索民俗文化暑期实践活动:魅力阿克塞,好客哈萨克
沿着丝绸之路,7月11日,兰州大学寻找“白天鹅”暑期社会实践小组远赴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开展探索哈萨克民俗文化的活动。通过调研学习,了解了哈萨克的民族迁移过程以及文化发展和传承的脉络。
实践小队首先赴哈萨克民族博物馆了解哈萨克民族历史。
“歌与马是哈萨克族的两只翅膀,作为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哈萨克人在马背上出生,在马背上成长,一生与马为伴。同时哈萨克族又是一个热爱唱歌,以歌声倾诉情感的民族。”一位馆内人员向实践队伍这样介绍道。博物馆记录了阿克塞哈萨克民族的迁移历程,陈列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文物以及民族服饰及其饮食,此外还了解了一些关于阿尔金山和大小苏干湖的美丽神话故事。在讲解员热情细致的讲解过程中,实践小组成员对阿克塞的了解更加深入,对哈萨克的民族精神也更加敬佩。
随后,小组成员参观了馆内保存的阿克塞地区野生动物标本。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盘羊头颅,还有野驴、猞猁、赤狐等珍惜保护动物。这些动物标本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是大自然赐给阿克塞最珍贵的宝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民族兴旺的强大推动力,为了了解阿克塞哈萨克族的教育发展状况,小组成员前往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小学进行了调研活动。
班主任为小组成员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教学理念、师资配备、学习氛围以及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其中使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双语教学”模式。即用哈萨克族和汉语同时进行教学,主要目的就是唤起哈萨克民族的孩子们对哈萨克族的语言的学习和对文化的重视。
走进当地文化馆,体会哈萨克民俗文化
“姑娘追”、“叼羊”、“阿依特斯”,馆内人员自豪地向小组成员介绍着哈萨克民族独有的民俗文化。其中,阿依特斯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刺绣、叼羊、黑走马等七个项目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还有35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式各样的文化遗产,以他们的存在证明着哈萨克民族丰富而又悠久的文化传统。
小组成员在听取讲解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惑,馆内人员认真耐心的一一解答。同时也观看了当地的表演,他们那悠扬婉转的歌声令人如痴如醉。
阿克塞人民在1998年从老县城搬入新县城居住,原来的老县城旧址徒留一片断壁残垣,而今,那里已经成为了一个影视基地。著名电影九层妖塔、西风烈等都曾在那里取景。
实践小队前往“博罗转井”,据说那里曾是历史上第一个烽火台。沿着涓涓的泉水,迎着山间的微风,爬上烽火台整个老县城的全貌尽收眼底。紧接着,团队成员来到了野生动物救助站,有幸看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双峰骆驼。阿克塞国家沙漠公园位于甘青新三省交汇处,小组成员骑着沙地摩托感受着这片沙漠的豪情。夕阳西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雄浑意境能状难言之景于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欢快而富有激情的午后时光。
为深入实践学习,团队成员分组拜访了牧民新居以及学者。牧民们家家户户住上了现代化的小别墅,人们安居乐业,老奶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也使我们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了阿克塞人民的生活和文化。
文化源于生活,文化融于生活。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实践小队请到了阿利和李春林两位老师,“梦想是一种缠绵浪漫的追逐。一片云彩、一阵轻风、一朵玫瑰、一株小草,无不计人产生缠绵浪漫之感,然而在这种感觉中又总是隐隐地感到忧伤”。在毡房里,在饭桌上,真真切切的体会了一把地地道道的哈萨克民歌,伴随着冬不拉弹唱深深沉醉其中。
后来,小组成员也采访了当地政府成员和村民,了解到了近年来的一些情况,并且做了整理。
今年以来,阿克塞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甘肃时提出的“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的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凝心聚力、转变作风、主动作为,实现了全县经济平稳发展的目标。
上半年,阿克塞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9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78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亿元,同比增长9%;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88元,同比增长7.5%;完成农牧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59元,同比增长7.4%;完成财政收入0.97亿元;完成财政支出3亿元。
中国是一个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既突出个性,又相互融合,同享共性。而哈萨克民俗文化恰恰就是这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哈萨克民俗文化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包容性。在哈萨克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既有记录古代崇尚人体艺术的多彩的岩画碑石,也有充满草原文化气息的各种室内陈设、绚丽服饰、手工艺品和图案艺术;既有多元的宗教文化,也有近年来引起学者关注的古医药学;既有丰富的民族音乐遗产,也有辉煌的文学创作传统。哈萨克人民用诗和歌淋漓尽致地宣泄他们激越的情感,展现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传承他们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45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