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黄金缕,绣成歌舞衣。”苏绣是江苏省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苏绣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传说是仲雍的孙女“女红”首创。为了探索苏绣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传承与创新的措施,实践小组来到苏绣绣品街来寻找答案。
实践小组通过几位商家得知,绣品街上大多是私营商店,其经营实践较自由。每个店家都有自己的经营模式,如有的商家会在卖织绣品的同时让客户体验织绣的过程以获得利润。不同商家售卖的产品也有不同,既有卖单、双面绣的,也有卖缂丝的,每个店铺都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各成特色。小组还了解到不同织绣品的定价与材质和绣工有关,并以绣工为主。店内织绣品以古典画作、书法为主,为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也有少量带有欧式风格或现代风格的作品。为切身感受苏绣制作艺术要求,实践小组走进一家苏绣体验绣品店,并饕餮一番苏绣之惊奇。
店内绣娘热情慷慨,向实践小组介绍苏绣“绣帏交掩流苏动”之精妙绝伦与勾勒婉转之灵动风韵。
甚至亲身体验一把苏绣的艺术制作。
实践小组还了解到,苏绣同行内交流甚少,有“同行互不串门”的规矩。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抄袭现象的发生,但不免使圈内较好的织绣技术得不到推广。并且,最近几年的苏绣市场销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单是苏绣,整个工艺品商业经济萧条。有老板说,自己的店铺很难招得到绣娘,因为一方面要支付绣娘工资,这无疑成为商家的负担,另一方面绣娘在学成之后一般都会自己去开店经营参与竞争。老板还透露,最近几年的经济萧条最为严重。正因为行业内竞争压力大,往往付出大量劳动力成本却没有获得理想的利润,他们大多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从事该行业。这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传承的情况。
对于传承方面的看法,实践小组与商家进行了讨论,并一致认为首先政府必须健全知识产权的法律保障体系。只有知识产权有了保障,商家们才敢于将自己最优秀的作品公布与世,吸引跟多的人。第二是学校要鼓励学生们了解、学习并爱上非遗。学术不应只停留在表面,还需切身体会。只有理论结合实际,才能真正运用学术知识进行苏绣创新。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们逐渐明白苏绣并不是由单一文化构成,它也是各种文化的杂糅。要想创新,必须借鉴不同文化的精华,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五花八门的学术知识与实践体验不应只是走马观花,只有深入学习并融入,才有创新的可能。
通过这次实践,实践小组感受到了苏绣之美,也了解到苏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相信通过人们的努力,苏绣会再放异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36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